宝宝感冒发热不一定是坏事 或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宝宝发烧怎么办
- 时间:
- 浏览:235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在家长们的传统挂念里,宝宝一旦感冒发烧就必须马上去医院,如果耽误了可能就会导致很严重的情况。其实,宝宝感冒发热有弊也有利,并非都要去医院。有时候,宝宝感冒发......
在家长们的传统挂念里,宝宝一旦感冒发烧就必须马上去医院,如果耽误了可能就会导致很严重的情况。其实,宝宝感冒发热有弊也有利,并非都要去医院。有时候,宝宝感冒发烧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所以,宝宝感冒发烧并非都是坏事,家长应该分清楚情况对待。
什么是发烧?
若宝宝肛温>37.8摄氏度,舌下温度>37.5摄氏度,腋下温度>37.4摄氏度为发烧。正常小儿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很多因素可影响体温,如高温环境、活动后以及新生儿、早产儿哭闹、喂奶、过分保暖等都可使体温暂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0.5-1℃。其中,低烧是指体温波动于38摄氏度左右,高烧时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若超过41摄氏度为超高烧。连续发烧两个星期以上为长期发烧。
发烧的利与弊
发烧是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在发烧期间人体的免疫系统最活跃,发烧越高说明人体抗病能力越强,只要机体在同致病菌“战斗”,就有发烧存在,只有致病菌全部杀死才能退热,同时发烧还可以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所以发烧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另一方面,发烧时间较长,尤其高烧又可使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如高烧可引起大脑兴奋增强,表现为烦躁、哭闹,甚至惊厥,超高烧可导致大脑抑制而昏迷。发烧还可影响消化功能,长时间可增加人体消耗,使宝宝消瘦、虚弱。
宝宝发烧了该怎么办?
病因治疗更要紧,在38.5摄氏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如果环境温度过高,也不容易退热;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包裹得过多或盖被太厚,不仅退不了热,也会使宝宝体温升高,甚至发生惊厥;若高热38.5摄氏度以上,对应治疗同时可考虑退热,退热的方法很多,家庭可使用物理、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法:
(1)控制环境温度:室内温度过高或穿衣、盖被过多,都不利于退热,适当开窗通风及开包散热均能起到有效而安全退热作用。
(2)多饮温热开水:通过喝温开水,可以促进皮肤出汗而散热,达到退热及利尿排毒的作用。
(3)温水或酒精擦浴:用30℃左右的温水或35%~40%的酒精,如无酒精也可用低度白酒代替。擦浴容易出汗的地方,如头颈、腋下及双侧腹,用酒精时禁忌擦浴面部及胸前,用量切忌过大,以免通过宝宝稚嫩皮肤吸收中毒。
(4)头部冷敷:可用头枕冰袋,或额部冷毛巾湿敷,或两者同时使用。此法简单易行,但忌用退热药后使用,因冷敷血管收缩阻止出汗散热。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并及时更换冷毛巾或冰袋。
(5)药物退热: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退烧药要按医嘱使用,剂量过大,可引起出汗过多,发生虚脱;也不能使用过频,也就是说同一种退烧药两次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以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副作用,一般两次间隔以4~6小时以上为宜。
宝宝发烧的五个家庭护理法1、保持室内适宜及空气流通
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一20℃左右,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换气,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亲友探视,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利于宝宝休息。
2、饮食以流质、清淡、易消化为主
饮食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待体温下降后,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专家提示,发烧期间暂时不要给宝宝吃鸡蛋,因为鸡蛋清中含有某种致敏物质,可能会引起一些宝宝的过敏反应。平时身体健康时有可能不发作,而发烧时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会有反应。
3、宝宝衣服不宜过厚
宝宝衣服不宜穿的过多,否则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则要预防发生高热惊厥,尤其对于新生儿体温在38。5度以上时,一旦包裹的过紧,容易导致惊厥发作。因此对于新生儿体温升高,要立即打开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热。
4、勤测体温
建议妈妈最好每间隔4个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高温宝宝则需要每1一2小时测一次。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可先喂一些含糖的稀盐水或鲜榨的果汁,为宝宝补充水分。
5、辅助食疗,灵活选择
以下几种食物对宝宝发烧有辅助食疗的功效。妈妈需根据宝宝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蔗浆粥:将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ml,粳米100g,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西瓜汁:将新鲜西瓜,去籽榨汁,让宝宝直接食用。如宝宝只是发烧时并没有其他症状,可以喝一些西瓜汁帮助降温、利尿。
麦冬粥:麦冬30g,煎汤取汁,加粳米100g。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
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ml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g、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