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照常规养孩子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不照常规养孩子

      我常自叹与惭愧自已是个懵懂的母亲,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没有照常规养育女儿,理由主要有两个:不知道或选择性的置之不理。

      近来无意间找到一个精美的奶瓶,那是女儿出世后,一个叫悦子的日本朋友寄来法国的礼物。“我可以用吗?”女儿兴兴致勃勃。我知道女儿甚好奇,爽口说:“随你呀!”只是我声明不可以盛牛奶只许装

      一个5、6岁大的孩子,生平首次吮奶瓶,她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她故意躺下喝,口里嚷着:“Baby喝奶啰!”我和她爹看了忍俊不禁。

      不仅是女儿首次用奶瓶,我也是首次洗。一直以来若替人看顾婴儿,我总是紧张兮兮的说:“我不会泡奶!”更不用说如何喂了。居然就有这么一个母亲如此好奇这两回事!在生女儿前,我就从书本中获知母乳是最好的,这是我在懵懂的育儿过程中,第一个做对的选择。

      从婴儿期开始,我也没有让女儿用奶嘴,因为书本说这是不正确的。坦白说,我搞不懂奶嘴有何功能,吮着入眠?为什么?我看女儿没有它也能好好入睡。“省点麻烦吧!”我如此想。此外,哭闹时似乎也派得上用场。我又纳闷了,“哭就哭嘛,迟早会停!干嘛要依赖奶嘴?”而且我想到要浪费时间找它,我就对奶嘴完全失去兴趣了。

      另一个所谓的婴儿必需品是学步车,一开始我就决定不让女儿用它了,因为,啊!又是书上说的,后来我自己观察女儿学习爬行后走路,我觉得这些技能是天生就会慢慢学会的,为何要用替代品让女儿在还不会走时就“逼”她依靠学步车乱冲乱撞呢?女儿在第十五个月才稳健行走,之前有母亲批评说太慢了,早就该学会,我不以为然。后来在女儿20个月大时,我们回大马过年,家婆问起女儿几时学会走路?我一回答,家婆就立刻应道:“啊!我们家的孩子都是在15、16个月大时才会走路的!”

      不照常规养育女儿是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心,即是说自信所作的一切是正确的,别人怎么做是个人选择,只求互不干涉。在我的个人孤独旅程中,受争议的有自小不让女儿看电视、吃零食汽水等,其中遭受抨击最深的是女儿茹素,而且是胎里素。不晓得在台湾,是不是较易令人接受?在马新呀,我们母女的遭遇可真是凄惨!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