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家庭教育手册》之二:关于家庭教育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1、孩子的缺点跟父母总是很相似  应抛弃“只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行,别的我不管”的思想。孩子做错事时,要以父母之爱严加斥责、严加管教。  同时,大人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做出轨的事,做一直能让孩子信赖、尊敬的父母。

      2、“规矩”是为谁定的?  孩子在家有时守规矩,有时“犯规”,他们由此逐渐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为了让孩子懂规矩并一直遵守规矩,父母要与孩子一起讨论,定出明确的家规,父母和孩子都应遵守。

      3、如果你想让孩子不幸,那就什么都给他买吧  不加思索地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容易使孩子失去努力、忍耐和多加思索的精神,变得什么都想要,不能自控。  如果真为孩子着想,与其在孩子身上很多钱,不如在孩子身上花费心血,倾注父母之爱。

      4、让孩子帮着做家务,会使他变得很能干  在家里定出规矩,让孩子分担家务,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立感等方面很重要,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用的人。

      5、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电视,那太寂寞了  如果孩子整天与电视、录象、电子游戏为伴,那么他与人的交往、与大自然接触的体验就不够,生与死的现实感薄弱,不能区别现实与假象世界,这很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父母应给孩子创设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6、给孩子单独房间的同时,也该给他定好规矩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但如果他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就搞不清楚孩子在干什么,与父母的交流也会减少。  因此,一定的规矩是必要的。比如,孩子回家后必须先到起居室再进自己的房间;孩子的房间不上锁;父母觉得有必要时可以进入孩子房间等。

      7、孩子并不能正确发出“危险”信号  父母的焦躁以及对孩子过分娇生惯养等,都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并常常会在孩子的身体上表现出来。当孩子出现肚子疼、食欲不振、头昏眼花等症状时,不要只担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还要想想这些症状、行为是不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

      8、孩子愿意跟怎样的父母谈心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理解的生物。父母如果做到仔细听孩子说话、与孩子站在同一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事非常关心,孩子便能切实感到自己被父母爱着。孩子只有在感到自己被爱着时,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问题。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