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觉地生活?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问:我在多年学习生涯中,习惯了按照老师的要求、布置的一切去做,虽然有点被动,倒也没多大困惑。可是,大学里的感觉却不一样。都说要提高自主性,我该怎么做呢?

      答: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看看当今社会,早已不再是自己完全左右不了的由“计划”支配一切的年代。高选择性的社会当然需要个体具有高自觉性。  美国有一个奥林匹克五项全能运动员,玛丽琳。金,她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热情+远见+行动=成功。热情,就是想要去创造、想要追求成功的冲动;远见,是清楚地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目标;行动,则是自觉的努力,使期待一步步变为现实。

      自觉与不自觉,虽然仅一字之差,它导致的生命质量却大不相同。

      自觉的人有自己的思考。尽管他也可以从他人身上汲取对自己有效力的启示,可是,他不会依赖,他不会从别人的脑子里获取自己的规划、追求。在心理上,他保持着积极、主动的态势,在精神上他是自强不息的。自觉带给他力量,使他勇敢地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不自觉的人,就好比是一个还在梦境中的人。他不知道生活的主动权属于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潜藏有巨大的、尚未被开发的能量,他压根儿不相信自己。这样的人,即便有很好的天资,能撞上很好的机会,也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也许你会反驳我,在你身边,有自觉者,也有不自觉者,未必后者就不如前者。这话我同意。有的时候,自信主动、自强不息的人也许会在某个阶段遭受更多的磨难。但是,区别恰恰在这里。自觉的人不会推卸责任,他们会积极适应环境,在框架的限制中去寻求发展、成功之路。相反,无能为力,走投无路,怨天忧人,不仅与成功无缘,整个的自己都会被击垮。

      在相对中学而言更需要自主性的大学阶段,究竟该怎么做?大概,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合适的答案。其实,认识到了这点,我想,思考会从你自己的脑子里生长出来,你说对吗?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