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得失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为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提供了海阔天空的领域。不受约束的想像才能显示思维的质量。

      过分的宽松自由、过分强调个性发展,其副作用往往是道德约束的流失。

      美国大人不喜欢政府管,孩子不喜欢父母管。“想干什么,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这句话似乎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就笔者在匹兹堡游乐场所见,蹒跚学步的三四岁的孩子摔倒,不要父母扶,自己爬起来拍拍手,说:“I am ok.”(我很好。没关系)。其父母眼看着孩子爬高就低非常吃力,也不去帮忙,自管自聊天。只有在孩子表现出惊人之举时,他们才夸一句:“干得不错。漂亮极了!”除了教孩子见了人问好要有礼貌外,孩子想玩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看来克服孩子的依赖性,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从幼儿时期已贯穿在日常的生活中。这种传统有利于每个人个性的发展。美国社会充满活力与他们依附性少而独立性强、循规蹈矩少而创造性强的民族传统有关。个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必然给社会带来生机。

      在美国,儿童上学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十岁左右的孩子一般是九点以前入学,下午三点就放学了。中午有免费午餐,来去有校车接送。在课堂上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其中一半还是做课堂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动脑筋,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大部分作业在课堂上用电脑完成,很少把作业带回家。如果有作业,也仅仅是让他们用电脑做个生日贺卡,或者做些折纸手工、画些简单图画,都是孩子们感兴趣、乐意完成的事情。如果不乐意干,也不勉强。一放学就可以抱上篮球或者穿上旱冰鞋,或者带上枪,到游乐场玩。美国的孩子感觉不到所谓学习压力是什么滋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50年代),国内追求升学率的风气还不算太盛,但那时就总有课外作业。有一次因为老师讲除法时自己开了小差,回了家问母亲六除以三等于几。没上过学的母亲想当然道:“那还不简单,六个除过三个,当然是三。”按照母亲的思路完成作业,被老师训斥道:“你怎么这么笨,除法和减法是一回事儿吗?”在美国是决不允许这样训斥孩子的。他们的教育思路是培养学生的自信,想方设法打开其思路,活跃其思维,而不要求循规蹈矩,惟老师的命是从。即使学生把四加三加成八,老师也是以表扬的口吻道:“啊噢,这倒是个新鲜思路,我们是否可以再算算四加四等于几呢?”学生在表扬声中和训斥声中,其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必然不同。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也一般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的。比如德瑞娜的好朋友要回家了,德瑞娜因为留不住朋友而急得掉泪,德瑞娜的妈妈决不会以“没出息,哭什么”来训斥,而是这样劝慰:“噢,可怜的德瑞娜,你的朋友要走了,你很难过。离开自己的朋友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可是,她的妈妈也许正等得她焦急呢……”他们认为“别哭”、“不要这样”、“多讨厌”之类的命令性口吻压抑幼小心灵是束缚孩子天性的,而一般以“应该怎样”、“不妨试试”来诱导孩子。有的学校甚至不让学生知道彼此之间的考试成绩。因为让学生互相知道考试成绩,就会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自卑,这是很残酷的事情。

      他们的课堂讲授也不是刻板的老师讲授学生听。不要求学生正襟端坐、寂然静听,而是可以自由发问、可以提出不同见解后上台讲解。他们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教学生死背多少知识、信息和数据,而是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人人都要上讲台,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比如语文老师让学生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剧本《恺撒王》,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这剧本的得失,有的学生说剧本结尾写得不好,怎么能在结尾时让这么多主要人物一个接一个地在同一幕中死去呢?太不真实了,太草率了。有的同学就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