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受乡愁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50年代,慕尼黑,一群小男孩在伊萨河边玩耍,依格拉兹却穿着白衬衫和熨烫得很整齐的短裤,一直默默地坐在一边。

      男孩们喊道:“依格拉兹,你怎么不过来一起玩儿?”

      依格拉兹闷闷不乐地回答:“我要去里米尼(亚得里亚海边的 港口城市)。”

      ——慕尼黑晚报评论员,希格·撒缪尔

      爱孩子就送孩子去旅游

      ——日本谚语

      乡愁是一种最深沉的痛苦。尽管是和父母、兄弟姐妹们一起出游,可是有的孩子仍像受到什么刺激似的闷闷不乐,精神萎靡,睡觉吃饭都提不起精神。原来他想家了,想念家中庭院里的小刺猬,想念自己小碗里的米麦片,怀念家门前每天呼啸而过的公交车,怀念躺在自己小床上的舒适。

      难道孩子天生只喜欢固定在一个区域里的生活吗?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是否只承认一个地域?在度假旅途中,即使一切都完全是为孩子精心安排的,还是有孩子显得十分郁闷,无法高兴起来。孩子为什么经常拒绝搬家?搬家后他们复原情绪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思乡,也许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痛苦,是需要体会的经验,也许是成长中必然的经历。

      一个14岁的瑞士女孩认真地说:“如果缺乏这种体验,就很难 理解其他的孩子。”她说得有道理,正是乡愁使我们更加体会到家的感觉,更加懂得了生活习惯所包含的意义。

      在今天这样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社会里,思乡的情绪常常会伴随着我们,这是忠实与归属的必然代价。但是,没有港湾就没有起航。孩子的生活既需要多方面的视角,同时也需要自己的定位;既需要时间的延续,也需要空间的转移。建立时间观,是为了使孩子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连续性,懂得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未来的道理。建立空间观,则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全球是一个一体化的空间,找不到时空归属感的人也不会有责任感。

      总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乡愁,不能嘲笑他们,也不要试图改变他们。一个被思乡情绪困扰的孩子,尽管心灵上十分软弱,但这种软弱更多地体现出了他们对故乡的强烈情感

      人们越来越多地出外旅游,完全出自于他们的内心和希望。德国的民意调查显示,旅游信息是最热门的信息,远远排在哲学与政治问题的前面,属于公众最乐于谈论的话题。

      自愿离开自己生长地方的行为,不应被当成背叛与忘本。相反,这是出于对外面世界的热爱与追求。外出旅行历来是上层社会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即使在科梅尼奥斯的世界认知标准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全球一体化要求每个个体也具有一体化的意识,不再把故乡这一概念仅限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域。如果一个孩子的故乡概念不仅仅是指自己的出生地,那么世界战争的爆发不就少了一份危险吗?我们今天应该帮助孩子构建一种超现代的家乡观,为他们编织一对可以飞向世界各地的翅膀。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移民哲理:哪里适合我生存,哪里就是我的家乡。这是生活艺术的崇尚目标。有能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新天地,营造一个新家园,这也应当归纳为孩子认知世界的一大能力。

      如此这般,家乡就从一个由命运安排的一个地点变成一个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创造的“好地方”,也就是一个人们常说的“我家人的所在之地”。

      家乡可以是我认为舒适的任何一个地方:悠闲地吹着笛子,闲散地骑着单车,躺在绿草地的阳光下休憩,给朋友们准备一餐晚饭。家的概念有时也可以简单到仅是一本书加一盏灯,不管它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

      当一个孩子尝过乡愁滋味再回到家乡时,他对家乡的理解便不同了。孩子已经换了一种眼光来看它,内心似乎拉开了一点距离,原来司空见惯的事情都变得亲切起来。就这样,他在思想上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