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筑就通向诺贝尔奖之阶梯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朱棣文的英文名字叫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当他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出生时,他的父亲--时任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教授的朱汝瑾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大眼睛的漂亮男孩,会在半个世纪后获得诺贝尔奖。

    童年的朱棣文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经常将软肥皂捏成各种动物形状,连大人看到也感到惊奇。稍大一点,他就能用小刀在木头上雕刻飞机、军舰等他感兴趣的玩意儿,客厅里到处摆放着他的杰作。到了小学四年级,朱棣文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安装工了。他经常把一大堆零件组装在一起,做成一个连他自己也不知为何物的大东西。他的房间里,堆满了他乱丢的金属“大梁”和小螺钉、小螺母。通情达理的母亲允许朱棣文进行他的“工程创作”,并且对他进行鼓励。但是,由于他不喜欢死记硬背,读小学时他的成绩并不出色,对家庭作业也不怎么感兴趣。

    那时的朱棣文非常淘气,他头脑中经常闪现出其他孩子想不到的主意。有一次,在上英文阅读课时,朱棣文发现有两篇文章系同一作者所写,他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立刻大声叫着,手舞足蹈地跳着。朱棣文读高中时的物理老师托马斯·迈纳是一位博士,他渊博的知识对朱棣文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课堂上,迈纳先生把枯燥的物理理论解释得通俗而有趣味。他还告诉学生,物理是“万物之理”,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一切都要追溯到那个“理”。

    在迈纳老师的鼓励下,朱棣文在纽约园市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里,自己设计制造了一个物理钟摆,并用它精确地测量了重力加速度。朱棣文说,是他从小就开始的“建筑”经历所积累的技能,直接对他建造钟摆起了作用。但他高中毕业后,父亲不太赞成儿子在大学里攻读物理专业,他认为物理学领域强手林立,面临的挑战和难度极大;他认为,善于绘画的儿子更适合读建筑业。然而朱棣文仍然选择了物理学。父亲最终尊重了他的选择。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