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个性教育原则及含义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个性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个性教育对于调动人的内在的积极因素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增进人类福利有着重要意义。个体(个性)的全面的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的基本课题,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地被提出和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个性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起来。日本正是在这种大的环境下,顺应时代和国内的要求,进行个性教育原则的改革。   二战之后,日本随着国内实行的资产阶级民主化改革,作为教育民主化趋势的内在要求,日本在全面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国内民主改革的实际情况和教育中存在的划一性、死板性、闭塞性等问题,突出地提出了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实行个性教育的原则,即发展个人能力,根据个人能力和个性给予受教育的机会,主张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基本内容包括:首先,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他们认为,所谓个性,不仅仅包含每个人的个性这种狭隘的意义,它还包括家庭、学校、地区、企业、国有文化和时代的个性等。这里强调的个性,并不是自由放纵和无组织、无纪律、不负责任等,而是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扩大选择的自由和各自的特色。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有韧性、有活力。对于家庭、学校、企业、地区、国家来说,则要求灵活、独立发挥各自的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而不是要求一个模式,千篇一律。   其次,在教学组织上,要求给学生和教师最大限度的自由。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又极大地丰富着共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如果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集体的个性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么,势必汇合成巨大的活力。因此,战后日本要求在教育中把重视个性原则作为最基本、最重要、贯穿一切的原则。当时,日本的文部大臣前田在194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新教育应当始终以个性的完成为目标,因此,必须尊重自由,打破划一的教育方法,由各教育机构和教师自由地开动脑筋创新路子。”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