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孩子更出色 家长应该做什么
- 时间:
- 浏览:263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要做孩子的朋友,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要允许孩子进行各方面的体验和尝试(玩就是一种)。玩是孩子学习各方面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的好方法,如人际交往能力、各种感性知识等。但玩的内容、形式要丰富多采,才能使孩子全面发展。还应要求孩子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一些知识等,以防止“只知道玩”的现象出现。只知道玩是兴趣不广泛的表现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怎样使孩子成才?成为出色人才?怎样使孩子的人生是幸福的?这些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很重要的,是大事。
我是慈溪的一名教师,下面把我教育孩子的方法总结整理出来,供广大家长参考。我的孩子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获二等奖、全国生物联赛中获三等奖、每学期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学校第一、在全国物理竞赛决赛中获得一等奖,进入国家物理奥林匹克集训队(全国二十几人,能够在多个学科的全国竞赛中获奖,所有科目成绩都名列前茅,全面发展的就更少了)。提前近一年被大学录取,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专业可以任意挑选。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自主获取知识(自学和实践)的能力的极大提高、处理问题的方法更加科学,在近一年时间里通过到全国许多地方参加冬令营、国家物理奥林匹克集训队和其他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独立处理事情等各方面的能力有很大提高,通过与许多国家级的尖子学生交流,知识面大大扩大,对人和事物的见解更加全面、正确、有深度。
这里我要感谢我孩子的老师们,他们给了孩子充分发展的平台,使孩子得到充分发展。下面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谈我的观念和做法。
一、 家长应该做什么?
要做的主要是这样几点:(1)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2)启发、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3)开发智力,提高效率。(4)培养能力,培养责任感。关键是兴趣的培养。
家长的教育方法是逼着孩子学习还是培养兴趣、开发智力,结果会有很大差别。前者虽能取得一些成绩,但孩子追求进步、追求成才的精神会失去,不能持续发展,家长进行教育和孩子进行学习都会感觉很累;后者可使家长和孩子都较轻松,取得成绩更好。不要认为学习时间越多越好,要取得高层次的成绩、全面发展,靠的是智力的开发、学习时的投入、效率的提高。(我的孩子九月份要参加全国物理预赛、复赛,十月份要参加全国数学联赛、全国物理决赛,八月份还到海南旅游)。逼着孩子学习不是好方法,会养成“逼着才会学习”的坏习惯。有的家长问:“不逼着孩子,他不学习怎么办?” 必要时逼一下是需要的,多数时候你应该创造氛围,培养兴趣,这样孩子就能慢慢养成习惯,就能安排好学习、玩等各方面的时间,这才是纲举目张的好方法。有的孩子听课不认真,这是对学习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广泛的表现,家长要特别重视培养兴趣了。
不要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教给孩子知识,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做有兴趣的事会感到是一种享受,效率高,取得的成就大。反之,会感到痛苦,且很难有成绩。工作如此,读书和接受其他培训也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孩子积极开动脑筋,能充分开发智力,使人变得更聪明,大脑里蕴藏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培养兴趣可以开发出来,有兴趣更能做出成绩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农村的家长,没有多少文化,看起来不可能教给孩子什么东西,但他们的孩子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交往时有意或无意地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有的人认为孩子能否成才是先天决定的,这是错误认识。天资是重要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后天教育。兴趣、习惯、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可以培养的。后天教育得法,孩子的天资可以充分发掘出来,反之,就抑制孩子的发展,这是最大的遗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