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计划范文:2008年下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 时间:
- 浏览:176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转变课程理念是转变课程行为、实施课程创新的前提,是顺利走进新课程的关键。我们通过系列讲座、集中培训、讨论交流等形式,继续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新的《课程标准》,让全体教师进一步认同基本理念,了解改革目标,主动投身于教改实践。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组织培训,更新观念,加强教学研究,把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一、完善机制 营造氛围
学习型教研体制的形成与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和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使教师拥有一个自我激励、自我更新的学习空间,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把学习与教研纳入评价内容。
为更好地营造浓厚的教研学习氛围,学校始终如一地为教师提供学习方便。为教师订阅专业书刊,为教师办公室配备计算机,方便教师资料的查阅;实施全校学习策略,在校长的引领下,以各个教研组组长为核心,全校教师为主体,共同参与的平等、交流的对话式学习。
二、 加强学习 更新观念
转变课程理念是转变课程行为、实施课程创新的前提,是顺利走进新课程的关键。我们通过系列讲座、集中培训、讨论交流等形式,继续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新的《课程标准》,让全体教师进一步认同基本理念,了解改革目标,主动投身于教改实践。
1、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加强教学反思的落实,以备课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教学心得及教学反思,提高教师学习教研的自觉性。
2、鼓励教师参加专科考试、专升本考试,提高自身素养。
3、学校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形式组织青年教师听取有关课改内容的讲座,帮助他们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三、组织培训 提高师能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培训、实践、比赛都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1、组织好新教材的培训工作。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内容的处理等都需要老师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我们组织好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的新教材培训交流活动,一方面我们还认真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好全校教师参加新教材的培训,让全体教师为下一步的课改工作做好准备
2、组织好每周教师学习培训工作。
每周的业务学习培训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学习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我校设立主题学习研讨制度,每一个月每一个教研组要确定一个教研主题,有计划地组织一次系统而深入的学习研讨活动。
3、随着社会向法制化发展,而学校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家长、社会、校情必将起着较大的变化。我们老一套的“管”、“压”、“训”、“罚”以及“口头说教”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大家都感觉到现在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好当。因此,我们加强学习,深入研讨,进一步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转化教师的角色,在具体的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探索符合现代教育需要、学生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实效性的教育方法。我们还着重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进行研讨学习。并利用手中的媒体材料为全体师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用专业的知识,典型的事例,较强的针对性教育来提高我们“教育学生”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