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相关知识
- 时间:
- 浏览:268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吴女士说,听到孩子学习不好,成绩落后,无休止、无的放矢的唠叨,不去找解决办法是家长们最常见的表现。简单的责备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事与愿违,加重学生的焦虑情绪。家长应该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顺利与挫折,这也会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态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适度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延续学校教育,如果家长拔苗助长,对孩子的学习、对学校的教育其实是很大的破坏。多年来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吴文儒老师总结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很多家长都曾表示,要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但是简单地把孩子当作自己“还愿”的工具,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会让孩子感觉他学习是为了父母,而不是自身愿望考虑主动学习。吴文儒举例,曾经向她咨询过的一个孩子,从小喜欢无线电单片机,但学生的父母因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希望孩子能考上高中进而考上大学。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而是坚持让孩子在初中复读,但最终孩子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只好选择孩子喜欢的职业高中。孩子到了职高后变得积极开朗,学习如鱼得水,各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而且孩子表示将来要做“高级蓝领”。
误区二:孩子遇到挫折只会一味指责
孩子遇到问题一味指责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得最差的。吴女士建议说,要帮助孩子寻找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吴女士介绍,她的孩子曾经在原来的学校排名第二、第三,到了北京三中后第一次考试就掉到了43名。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没有向孩子发脾气或者冷落孩子。而是帮他分析原因,制定非常具体的改进办法。经过调整,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上到了年级第七名。吴文儒分析,从初中到高中有一个短暂的过渡阶段,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学习很快就能跟上,否则会有落伍的可能。孩子需要的是心理和方法上的具体引导、帮助。
误区三: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音乐家是很多家长的期望。他们把物力、财力、精力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期望远远超过了培养兴趣的范围。孩子的课外时间表安排的满满的,每天像上了弦一样,学习心态自然不会很好。吴文儒说,毕竟大千世界中普通人占多数,家长应该尽量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一味的抱有高期望,只会让孩子痛苦,家长失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