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宝宝认字读报 巧用孩子心理其实并不难 ,如何教宝宝识字
- 时间:
- 浏览:296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没学拼音汉字,就能认字读报,家长在育儿中是怎么做到的?孩子不会做的题,家长不懂做的尴尬,要怎么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记者也了......
没学拼音汉字,就能认字读报,家长在育儿中是怎么做到的?孩子不会做的题,家长不懂做的尴尬,要怎么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记者也了解到现在社会上着各种类型的,很多家长喜欢到处走场。其实家长们要找学习的榜样,不用走太远,跟着身边成功的家庭和家长学习,是最有力的。开学来临,针对幼小家庭教育问题,本期记者邀请了两位优秀孩子的家长,结合自身的育儿经验,给大家分享优秀孩子如何。
龚会杰:在人脑记忆、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方面有较深入研究。目前儿子即将升入一年级。
艺妈:小学教师。在亲子阅读方面比较有,多次被邀请在家长沙龙活动中分享育儿经验。
“精明爸爸”育儿经:随机教育让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今年升小学一年级了,我没有成系统地去教孩子拼音、数字,现在就可以读了。” 在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方面有较深入研究的龚会杰告诉记者,只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和兴趣,家长要想让孩子认字阅读其实并不难。
龚会杰介绍,他的教子读书认字“秘诀”就是与孩子“交换”。龚会杰说,如去超市,他一旦发现儿子想要哪样东西,而且他认为可以给孩子买的时候,每次都会“”儿子,“告诉我这个东西多少钱,爸爸就买给你”,于是儿子就会一个个数字地念出来。
而对于教儿子认汉字,龚会杰也同样是用这样的方法,就是在孩子要拆玩的或吃的东西之前,让孩子把包装上的字认读一遍。“开始孩子不识字,家长可以说一遍,让孩子跟着读跟着看。”龚会杰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因为想要一样东西,会动脑筋去想,然后通过的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认字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还能锻炼他的理解能力和控制能力。
让孩子习惯在学校解决学习问题
很多时候家长都习惯了陪孩子业,当孩子不会做自然就会问家长,有时家长可能会自己也不懂做的尴尬,要如何避免?
龚会杰认为首先家长要给自己定下原则,即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即使你懂也不要去教他,要让他习惯在学校里解决作业的问题。龚会杰说,他在教孩子的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就问孩子,老师是否有教这个题,如果老师没讲过,可以第二天回去问老师;如果孩子回答老师讲过了,要继续问孩子其他的同学听懂没,如果大家都没听懂,可以集体要求老师第二天重新讲一遍;如果有同学听懂了,问孩子为什么他自己没听懂,有哪些同学听懂了,第二天可以再去问听懂了的同学。
“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尽量将学习的问题,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解决。” 龚会杰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知道聪明的学生会充分利用好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资源,勤奋好学的学生永远都不是老师嫌弃的学生。
“用心妈妈”育儿经:家长要不断学习成长
顺德凤城幼儿园的王明艺小朋友,是幼儿园老师的优秀学生。艺妈分享了她的育儿经,认为更多的是家长要用心。
艺妈说,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孩子优秀,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不断地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什么样的家庭就会走出什么样的孩子。”据艺妈介绍,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这样你说的孩子才能听得进去。
她告诉记者,为了教自己的孩子,她花了很多心思,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吸收经验,比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捕捉儿童期》、《有吸收力的心灵》、《童年的秘密》等书籍都很不错。
良好的阅读习惯,胜过任何补习班
艺妈分享的第二个育儿经验,就是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她的观察,有大量阅读的孩子,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会远远好过缺乏阅读的孩子,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也要比缺乏阅读的孩子快得多。
“其实各种补习班不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如果家长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真是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艺妈认为,念故事书给孩子听是兼具关爱和教育功能的最佳亲子活动。
具体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艺妈给家长们推荐的“心水”工具书是《喂故事长大的孩子》、《朗读手册》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艺妈提醒,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不能心血来潮,贵在。
经典古籍
艺妈的第三点育儿就是让孩子经典古籍。“古诗文效果短期内不是很容易看出来,它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艺妈称,孩子通过经典,经常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运用学过的知识,甚至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运用。
记者也了解到,艺妈现在所在的小区,有一群志趣相投的家长,大家会约定一个时间,到小区楼下让孩子一起来“结伴”经典古籍,读上半小时左右。“这样孩子们的劲头也更大了。”艺妈还和一些读经的家长有网流群,在群里有很多资料共享,也有老师解答疑问。在艺妈看来,家长只要用心去教育孩子,不怕孩子不优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