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会学”的艺术
- 时间:
- 浏览:213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智力发挥,以至于他们以后的独立学习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学大纲中十分强调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平时的循循善诱的引导,而教师本身的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严密的逻辑推理,精练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机智,都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把一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情趣,培养学生能力,让他们掌握独立学习的本领。“名师出高徒”在于“名师”善于指点他的学生“会学”的本领,而不在于给了他们多少现成的知识。
古人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是要在教学活动中,或善“导”,巧于设疑;或善“评”,议论风生;或善“点”,发幽探微;或重“精”,博中求约;或重“情”,以情动人;或重“趣”,引人入胜等,以不同的教学特色,启迪学生的智慧,交给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他们能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社会里,善于学习,善于创造,敢于迎接未来的挑战。最终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一、动机导向,主动学习
动机是激励人们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意向活动,教师的导向作用,就是要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精湛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内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攻书莫畏难”,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动机,产生“进一步求成功的勇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懂得学习要靠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意义”及“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时,我是这样出示的学习提纲: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3)小数乘法的法则是什么?书上是怎样说明的?
学生根据提纲,自学教材,并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问题,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答。这种学习活动是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教师在上课时出示学习提纲(导向),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集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
二、学法导趣,愉快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教师要摸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愉悦的情境,点燃起学生心中学习的动力之火,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愿望。通过学习的“团体活动和集体游戏”,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品格,使大批学生从“苦学”、“厌学”的困境中走出来,让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幸福。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以下的学习活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