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折纸中进行探究牲学习

  • 时间:
  • 浏览:134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笔者在这里所提出的探究学习折纸是通过孩子的主动探究,引导孩子自己发现折纸的技能、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折纸知识经验获得新的折纸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的目的,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那么,在折纸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一、“探究热情”的培养1.深化和拓展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如,教师在活动室内布置了一个折纸作品展,给幼儿展现一个个奇妙的折纸造型,让幼儿惊喜并产生探索欲望。教师把许多的鸟纸组合摆成“巨型汽车”模样,把许多不同颜色的飞机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大宝宝”。幼儿看看摸摸,兴趣高涨,不由自主地说:“真好看,我也想折。”“我想折小鸟。”“我会折飞机。”2.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积极向上的情感。如,在折纸之前,我问小朋友:“今天的折纸有点难,你怕不怕?那你做一个不怕的动作我看一下。”3.享受研究折纸的过程,体验自我成功感。把孩子折好的纸进行展览,或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的爸爸妈妈、幼儿园的弟弟妹妹,在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中体验折纸成功的快乐。二、“探究过程”的引导1.用已知“抛转”,点点引入在探究开始时,教师先研究孩子已有的折纸平,了解孩子已有的折纸经验,这是制定折纸活动重点难点、确定孩子使用探究方法的前提,也是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的依据。第一.了解孩子的折纸水平。首先让孩子自由折纸,看看孩子们会折什么,每个孩子-处于什么水平。进行记录分析,由此确定本班幼儿的折纸水平。第二,了解孩子对图示的掌握情况。图示是折纸步骤的说明,看懂图示是折纸的关键,孩子不光要认识图示,还要理解图示所说明的操作方法。对图示的了解程度决定孩子折纸水平的高低。如,教师给每个孩子一张操作图示,引导幼儿猜测:“今天的图示宝宝要我们变什么?”并启发幼儿反思:“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提醒幼儿仔细观察:“这些图示宝宝你看懂了几个?”“你会折出来吗?”指导孩子正确进行表述:“谁认识的图示宝宝多?来讲讲。”给孩子一次复习和巩固的机会,在训练孩子表达能力的同时,教师随时发现他们讲述中的问题。2.用问题“引玉”,层层展开(1)让孩子发现问题。根据孩子的已有水平,教师合理地调整折纸难度,增加新的图示。利用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孩子细致观察、好学好问的科学探究品质。如,教师在孩子仔细看图示后,引导孩子找出问题:“今天的图示宝宝又排着队跟大家见面了。”“哪一个图示宝宝把你给难住了?”“把让你急的那个图示宝宝找出来。”(2)让孩子解决问题。’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孩子运用假设、推理、反思等学习策略进行反复尝试,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孩子探究学习折纸的关键所在。如,知道了孩子折纸中的问题,教师先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找出答案。如孩子不知道图示中“反方向折的箭头”即“\”怎么折,教师可鼓励孩子先用自己会的方法去试,失败了换一种办法重来。孩子思考不出,教师再引导孩子借助图示进行形象分析:“箭头在什么位置?指向哪儿?”“它想让谁去哪儿?”“该怎么折。”“谁来试试看?”“××小朋友折的像下一个图示上的样子吗?”“像,就表示成功了,不像呢?”教师还可以拿出分步操作的折纸实物,让孩子反复观察,思考“老师是怎么变的”,指导孩子进行信息加工,观察“老师放在桌上的其他材料对我有没有用”,再尝试各种策略,如请教会折的小朋友、自己试试看、再看看图示是什么样的,鼓励学会的小朋友:“真为你高兴!”“想办法记住这个图示。”3.用反思“强化”,步步推进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回忆,学习策略选择,不断巩固与迁移获得的认知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认知结构。如,在折好纸后,教师让幼儿思考:“你今天学会了看什么图示?”再进行迁移:“这个图示还有其他的折法吗?”“你还能用这个图示宝宝折出什么?”“你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很快记住图示的?”“怎样让自己不会忘记这个图示。”引导孩子反复边说边操作,巩固刚获得的知识。三、探究范围的拓展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折纸技能后,孩子们已不满足于折成一个固定的东西了,那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持孩子学习折纸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化折纸模式,让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想像,激发孩子创作的热情。1.随意折纸让孩子想怎么折就怎么折,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简单随意的创造乐趣。如,教师发一张大纸给小朋友:“用这张纸随便折,可以一种方法折,可以多种方法折,多折几下,看看变出了什么。”孩子操作了一会后说:“我变出了恐龙。”“我变出了天鹅。”再折几下,他们发现手里的东西又变了,高兴地叫:“变了,又变了,变出了小猫。”兴奋的情绪使孩子的创作热情高涨,形象思维、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得到了很好的锻炼。2.设计图示’根据孩子的想像,启发孩子一边折一边将自己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画下来,设计成图示。在孩子发挥创造性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习画图示的方法。这时教师切忌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只要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不管设计得合不合理,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3.纸雕创作,用许多折纸作品,进行随意组合,可以是平面摆放,也可附着在其他物体上摆放,让孩子体验折纸作品的空间美带来的视觉享受。如,孩子们折出了小青蛙,玩了一会儿后,没新鲜感了,教师说:“呱呱,青蛙要开会了,快来集合。”“这只青蛙坐这儿,那只随便坐。”教师引导孩子进行组合,让孩子看看:“这么多青蛙在一起变成什么了?”孩子们说:“变成大怪物。”“像一辆汽车。”教师再启发孩子重新组合:“调皮的青蛙跳来跳去又变了,变成什么了?”孩子们又叫起来:“变成太阳花。”“变成机器人。”4.与课程整合用孩子的折纸作品代替头饰、图片,在游戏当中引导孩子作为道具运用,给孩子增加复习折纸、体验成功感的机会。

猜你喜欢

孩子数学需不需要提前学,怎么学?

孩子是否需要提前学数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否需要提前学?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如果孩子对数字敏感、喜欢计算,提前接触数学可以激发兴趣、拓展思维。小学入学准备在入学前适

2025-04-30

odd number是什么意思

“Oddnumber”在英语中指的是奇数,即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例如1、3、5、7、9等。与之相对的是“evennumber”(偶数),如2、4、6、8等。

2025-04-25

探索未来科技,创造无限可能——新材料网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新材料正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领先的行业平台,**新材料网(www.xcl99.com)**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前沿的材料科技资讯、最

2025-04-18

The China Northern Mathematics Olympiad (CNMO)

TheChinaNorthernMathematicsOlympiad(CNMO)isaregionalmathematicalcompetitionforhighschool

2025-04-15

china university tuition fe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uitionfeesforinternationalstudentsatChineseuniversitiesvarywidelydependingontheinstitut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