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依托传统节日培养幼儿传统美德
- 时间:
- 浏览:325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摘要: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咱们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我们选择本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小班幼儿对春节的认识,庆祝春节的体验比较少,对春节的传统习俗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我们通过家庭与幼儿的相互了解,相互联合,相互支持,双向互动,依托传统节日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幼儿具备中国传统美德及相关文化,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园合作 传统节日 传统 一、问题的提出 说实话对于有关春节的一些文化知识,作为老师来讲其实我们了解的有关春节的知识仅仅是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对于春节的习俗了解的并不全面,而其中的寓意知道的也很少,那么如何将这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孩子,需要我们在活动前期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学习,借此机会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我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对春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精神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为我们接下来将要开展的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课题的界定 “家园合作,依托传统节日培养幼儿传统美德的研究”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依托传统节日,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美德的情感,从而建立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教育活动。 三、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构建小班传统美德的目标 1、知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了解春节的来历及习俗。 3、能够与同伴大胆交流,并用各种方法表达过新年时开心、热闹的情景。 4、知道过新年后长大一岁,体验成长的快乐。 5、在节日里懂得安全保护。教育幼儿要在成人的陪同下选择安全的距离观看烟花、爆竹,不自己放鞭炮。 (二)选择合适的传统节日 (三)多种途径开展家园活动 1.请家长帮助搜集活动材料 2.家长工作准备 (1)和幼儿一起共同收集有关春节的风俗习惯及春节庆祝活动的图片或资料。例如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踩高跷、节日礼花及热闹的年货市场等。 (2)家长自由组合准备包饺子所需物品,来园和幼儿参与包饺子、吃饺子的活动。 (3)和幼儿一起探讨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如:讲故事、学古诗、唱儿歌等。 (4)请家长在节日前带孩子外出参观、亲身感受节日气氛。 3.开展亲子交流活动 在了解、熟悉春节环节,我们设计了五个活动,《年的故事》重点让幼儿了解春节的来历,开始我们想通过给孩子讲一个传说故事让幼儿来了解新年的来历,对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例如:熬年守岁、万年创建历法说、贴春联和门神、春节的起源传说,《年的故事》幼儿更容易接受,但似乎单凭讲解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好像有点抽象,孩子们听后似懂非懂,之后我们通过查资料,在孩子们非常喜欢看的巧虎动画片里发现一个即形象又生动的动画“年的故事”,让幼儿亲身感受之后他们就很清晰了解了春节的来历。我们又给孩子拓展知识经验告诉他们春节的时间一般指除夕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在了解新年来历之后,我们与孩子的谈话交流话题“春节的习俗”孩子们其实并不陌生,但当让孩子自己说的时候就很少有孩子能讲出来,怎样让孩子对咱们春节的习俗了解起来的更轻松易懂呢?在家长帮助搜集的图片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幅连环画式的春节习俗图样,我们通过幼儿观察——讲述——老师的讲解,幼儿对春节的习俗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们将图画中的内容编成一首顺口的儿歌让孩子来讲一讲进一步来熟悉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过年真好玩主要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民间活动,感受新年时祥和、热闹的气氛。首先带领幼儿欣赏图片,例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之后我们有准备一些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幼儿观看,直接的获得知识和经验。 为了让幼儿了解常见的过年形式,借助家长资源和网络资源我们搜到很多欢度春节的图片供幼儿欣赏,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然后通过欣赏儿歌《新年》,学说儿歌进一步体验到过年的快乐,新年到了,小朋友也长大了一岁,本领也变大了,所以大家都觉得非常的高兴。最后通过幼儿之间互相拜年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之后我们又和孩子一起学习歌曲《新年好》进一步让幼儿感受过年热闹、快乐的气氛。最后我们又引入一首王安石的一首诗《元日》让幼儿来欣赏、感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4.参与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对春节的来历、习俗、常见的过年形式有了完整了解后,在准备迎接春节环节,重点让幼儿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发展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又兴趣十足的参加了一系列活动,例如:装扮环境迎新年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布置活动室环境,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快乐气氛、通过欣赏不同图案的窗花、了解窗花的制作过程,然后和老师一起粘贴窗花、体验装扮的快乐。在制作新年贺卡活动中,我们老师设计好不同形状的贺卡,然后放手给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来制作,有的孩子用彩笔画画、有的孩子粘贴贴画,每一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水平制作出不同样式的贺年卡,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我们请幼儿将贺卡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例如:“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工作顺利、平安吉祥等,家长听后都非常感动,有的亲吻孩子、有的拥抱孩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当然我们的活动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以往开展活动时,我们遇到的情况是:有的家长只是应孩子的要求无奈的收集一些资料,几乎没有家长主动关心、询问过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情况,最多只是驻足在我们所布置的活动版面看看上面的照片和文字,但现在我们的家长们给予大力支持,在来园接孩子的时候看到通知,马上领孩子去商店买,有的甚至拿来很多,有的家长经常说:你们的手真巧,现在班里的环境让你们装饰的真漂亮,还有的家长在空闲时间主动要求帮助我们干一些事情,我们非常感谢家长的大力支持。 5.参与主题祝贺活动—亲子包饺子迎新年 过新年,全家老小都在一起熬年守岁、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对于我们北方地区在过年时有吃饺子的风俗,吃饺子也是孩子比较熟悉的风俗之一,所以我们在庆祝新年的最后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在浓浓的亲情中共同迎接新年。 活动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老师讲解活动的目的、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包饺子的方法、吃过什么馅的饺子,最后家长朋友们开始分组动手包饺子。 饺子出锅后孩子们开始品尝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的饺子,有的孩子大口的吃起来,家长反映在家都是喂饭,没想到在幼儿园自己吃的这样好,他们交口称赞:“孩子们最喜欢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参加这样的活动了,之后我们又让孩子讲饺子喂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分享。并送上一句祝福的话。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五、研究成效 我们整个活动从准备、开展一直到活动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与家长紧密相连,可以说家长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与协助,没有家长的参与我们的活动不可能开展的这么顺利,活动结束后我们发放课题成果调查表,家长的反应非常强烈,对我们开展的活动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为此我们班的工作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只有我们把工作做实了,家长才对我们的工作满意,把孩子放在我们的手中才放心。 六、传统节日活动参与者感受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阖家团圆、吉祥幸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并非知道春节的意义与传统礼节。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以“热闹、快乐”为中心点,开展了春节的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喜气洋洋,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在这次充满快乐喜悦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中国的节日“春节”,通过对图片的观看、视频的欣赏以及儿歌和故事的倾听,都能很好的知道春节的相关知识,体验到春节喜庆热闹的气氛,在给别人送去祝福的同时,也得到了祝福。我们更是将孩子们带来的装饰品和劳动成果,让孩子自主的去选择材料装扮活动室、将自己亲手包的水饺与同伴分享,与父母老师分享、与弟弟妹妹分享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体验到了过新年团圆、热闹、喜庆、分享的快乐。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我们也感到特别的高兴。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的方向: 1、贴近生活,选材要围绕孩子的生活。选择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真正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2、畅想自由,灵活选择活动方式。在节日文化系列活动中,从组织参观活动、查找资料、邀请别班小朋友参与活动中,坚持让孩子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 3、活动伸展要更加深广。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节日的庆祝过程中,更注重挖掘节日的其他价值,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