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儿口才学习的误区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据了解,有学者将“口才”明确地进定义为: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表达主体运用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口语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艺术和技巧。
一、话多等于好口才
有的小孩子会一直说个不停,嘴巴常常都停不下来,可他们却是什么都说,有时候我们也希望他们安静一下,学习的口才不是让他们一直说个不停,而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能说不一定有用,只有把话说到别人的心上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口才。
二、口才就是朗诵表演的项目
很多人认为,孩子学习了口才就是为了朗诵,在舞台上表现自己。然而到了现实中与人交流的时候,仍然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怎么表达,或许他们具备了朗诵的能力,不过这都是有稿子的,学习口才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具备朗诵的能力,更是为了让他们具备与人交流的能力。
三、多读书就是好口才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确实可也让人变得通情达理,提高人的思维,对说话的逻辑能力有帮助。却有很多人不能把想的表达出来,这就是缺乏“口”这一方面的实践。并且不知道怎样合适的表达出来,经常不说话,说话能力就会退化。
四、口才不需要培训
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孩子从来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说话的艺术。老师只是教会孩子怎么认字,怎么学习,怎么阅读,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跟着家长的时候也往往是家长在说,孩子在旁边听着。孩子没有训练的机会,更不知道怎么去练习。可能到他们大了,跟熟悉的人说话没有问题,可一到了陌生的环境,就完全不知道如何去说了。好的口才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更是需要去训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