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学生减负:一年级平均识字500个 ,小学生一年级识字
- 时间:
- 浏览:354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重庆晨网记者 刘冰鑫 8月26日17:59报道)今年秋季,又有一批小学一年级新生将迈入校园。上周,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征求意见稿),其中第 “零起点”教学......
(重庆晨网记者 刘冰鑫 8月26日17:59报道)今年秋季,又有一批小学一年级新生将迈入校园。上周,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征求意见稿),其中第 “零起点”教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有老师透露,相比10年前,重庆小学新生的识字量增长了10倍。针对识字量越来越大的小学新生,老师们如何看待“零起点”教学,这是否有利于学生日后学习能力的提升呢?26日,重庆晨网记者对几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多年的老师和教研员进行了采访。
现象:一年级新生平均识字500个 比10年前增10倍
开学后,新村同创国际小学的穆玲玲将再次执教一年级的语文科目,而这已经是她从事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第14个年头。穆玲玲介绍,重庆大多数小学使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半学期要求最多识字量400字,下半学期要求550字。
但从她的执教经历来看,尤其是近5年,班里存在约1/3的一年级新生家长提前到书店给孩子购买教材或借阅教材进行预先学习的现象。“尤其是早读的时候,很明显地能注意到不少小朋友不停地翻页,能读出课本上还未教过的生字。”此外,几乎每次重新执教一年级,穆玲玲都能在新班级里发现个别识字量惊人的学生,“例如在家长的日常下,已读完《三国》和《西游记》等名著,识字量起码也有20003000字吧!”穆玲玲感慨。
在东和春天学校小学语文老师段美燕的印象中,新生班里也曾有一名识字量超前的牛学生皓皓,“皓皓他妈妈是全职太太,以前担任过小学老师,在学前教育阶段,妈妈就着手培养皓皓看书看报的习惯,走在街上随时教他认广告牌、认地标,入学前的识字量达到了1000多字。”据段美艳回忆,2000年前后,小学新生班级的平均识字量大约仅为50个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现在几乎翻了10倍,达到500多字。
观点:成绩好与识字量无关 和学习习惯有关
尽管一年级新生识字量越来越大,但小学语文老师们觉得,这和学好语文没必然联系,家长也没必要刻意提前训练。
“一、二年级的教学目标是认生字,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是对文章段、篇的概括和表达。”穆玲玲表示,学生的识字优势只能在一、二年级中体现,但语文是一门需要学习多方面知识的科目,还应该加强对字词发音、书写以及文章理解上的训练。穆玲玲承认,部分识字量大的学生到高年级后成绩依然出色,但原因不是提前认字了,而是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珊瑚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陈露表示,在针对班级的日常语文教学中,她会从拼音、字词等基础知识逐一教起,对于个别基础较好的学生,她会在基础知识上加强衍生,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她也指出,学习是一件自主能动性很强的事情,与其在入学前刻意带孩子上识字班,不妨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例如识菜谱、识广告牌等。
教科院小语语文教研员乔华分析,正是由于社会学前教育培训班的增多以及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才有了从“零起点”开展一年级新生教学的意见稿。乔华,学习有规律分阶段,超前学习不利于知识点的正确掌握,易引发厌学情绪。
重庆减负满意度居全国第二
2011年秋季,重庆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十条”,围绕课程计划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各年级的作业量、考试难度等方面作出了详细。
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2011年度,重庆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成效满意度居全国30个主要城市之首,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满意度居第二,仅次于山东济南。
36岁的儿童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可
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针对36岁的儿童,在倾听和表达上,目标为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以及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在阅读与书写准备上,目标是喜欢听故事和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