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幼小衔 孩子却厌学了 咋办? ,在线幼儿学识字
- 时间:
- 浏览:213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幼小衔本来是帮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但开学前的“幼小衔接冲刺班”却让很多孩子陷入了焦虑,并产生了厌学情绪。暑期幼小衔异常火爆,张先生认为孩子根本不需要......
幼小衔本来是帮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但开学前的“幼小衔接冲刺班”却让很多孩子陷入了焦虑,并产生了厌学情绪。暑期幼小衔异常火爆,张先生认为孩子根本不需要参加类似培训班,但到了暑期快结束时,发现朋友的孩子都上过幼小衔,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他,忍不住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冲刺班”。
培训10天孩子严重厌学
开学前进行10天培训,学费4000多元,时间为上午和下午,内容为写字、识字、数学、拼音等文化课程,班刚刚过去一半,眼看上完这个星期孩子就上小学了,但张先生发现儿子产生严重厌学心理,早晨哭泣不肯去班,晚上班布置的作业孩子不肯写,坐在书桌前发呆。在张先生儿子后,小家伙把自己关在屋里,死活不肯去班。张先生更担忧的是,这样的经历会对儿子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产生负面作用。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所副所长池霞表示,不孩子提前接触小学课程。如今很多家庭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由自主走入误区。从幼儿园到小学,很多家长提前半年就为孩子入小学这件事情做准备,但是家长却往往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重视应试教育观念下的考试,而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
专家:
应培养习惯而不是识字
池霞说,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和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对于家长而言,此时形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比认识多少个字会做多少算术题重要得多。
至于如何培养,家长不妨从己做起,家庭生活的点滴渗透着教育,从生活中锻炼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自控能力,让孩子富有意志力,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将让孩子受益一生。这一阶段的孩子不应该过早地追求学习小学课程,相反更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让孩子养成自己书包、整理书本,让孩子每天自己准备第二天的衣服等行为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不是比拼会多少加减法、认识多少字。
提醒:
可到小学门口转悠
那么在这个暑期的最后阶段,对于马上要步入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究竟做点什么会对孩子入学有帮助呢?池霞给出了三组。
池霞表示,首先,家长经常带孩子到即将要上学的小学校门口转一转,让孩子看看自己即将要上学的地方是什么样,培养孩子作为小学生的荣誉感“我马上就要光荣的成为这里的学生了”。再者带孩子熟悉校园周边的,有些什么标志、交通状况以及的等。
其次,在家里玩亲子游戏。比如说让孩子读一读幼儿园大班的书,让他把书装回小书包,学会把铅笔、橡皮整理回文具盒。这些都是入学后必须要做的事。第三,训练孩子打扫卫生。刚入学的孩子,老师会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在书包里带一块干净的抹布,上学的第一件事除了带孩子熟悉校园,比如说厕所在哪里、哪里是活动的地方等外,再就是让孩子们擦桌椅,在家学会简单地使用扫把、簸箕。培养孩子爱护桌椅的习惯,还要培养他们服务他人的意识,要知道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老师都喜欢,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