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2-3岁幼儿入园初期愉快情绪培养的实践研究
- 时间:
- 浏览:305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愉快情绪:它指的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对幼儿来说,他们的愉快则表现为开心、开口、开窍。
实践研究:该研究是实践应用性研究,主要为有该年龄段幼儿的家长及带教该年龄的老师的保教工作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经验。
一、 问题的提出
《辞海》对“情绪”的解释是:情绪1、心情;心境。2、心理学名词。从广义上来说即“情感”。情感亦称“感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的表现。狭义指随同复杂的无条件反射(如防御反射、食物反射等)而产生的恐惧、忿怒以及食欲等体验。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的表现,是伴随各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为转移的。情绪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一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而将愤怒、哀伤、恐惧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许多研究表明: 2岁孩子在情感上的依恋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专家刘桂珍认为:依恋是儿童与其主要教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在儿童整个心理发展(包括社会性、交往、情感、情绪、行为、心理健康及认知、智力等方面)中都具有重大作用,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因素。北师大教授庞丽娟认为:分离焦虑又叫入托焦虑,它的产生与三岁前的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尤其是依恋感发展有着直接相关。分离焦虑的出现是依恋关系遇到障碍的表现。入托时克服焦虑将依恋扩大到老师和同伴身上,会为今后培养道德感、友谊感、同情心及友爱、合群、同玩、同乐、分享等良好品格打下基础。情绪心理学家斯洛夫(L.A.Sroufe)认为:积极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破坏的、瓦解的作用。有了愉快的情绪,孩子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对各种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索一切,对人友善,能够较快地适应环境,反之,将会对孩子的和谐发展产生阻碍。由此可见,愉快的情绪能影响人的心理,使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世界,对儿童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市正在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体系,托幼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孩子的入托、入园的年龄下延了,我们幼儿园在几年前就开始收托2岁婴幼儿入园,在实践中,我们感到2岁幼儿入园对于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多年来,也有不少问题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初入园的情绪不稳定问题,常常使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倍感头疼,大哭大闹,拉着成人不肯松手,怎么哄也不见效,有的形成一种习惯,每天来园都要哭上一场,更有甚者,不稳定情绪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感到情绪问题是该年龄阶段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关键问题。上海市0-3岁教养方案指出: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明确提出要逐渐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让孩子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的教养任务,这是教育发展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更是满足幼儿成长需要的新课题。
家长把该年龄段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来,既是希望孩子从小接受早期教育,但是也有着怕孩子来园不适应的顾虑。存在这种矛盾心理的家长占有很大的比例。一旦孩子进了幼儿园,孩子的情绪问题就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一人入园,全家担心,如果我们能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情绪,并逐步适应集体生活,不仅可以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还可以为我们的工作积累经验,进而使这一块的教育内涵更加丰满,同时也能为家长和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养参考。
本课题旨在对2-3岁幼儿入园初期愉快情绪培养的研究,通过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逐渐归纳在培养幼儿愉快情绪方面的一些具有实效性的教育策略与方法,从而促使幼儿愉快、和谐地发展,并促进教师教养能力的提高。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1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