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主题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初探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探究性主题活动,“探究”是个关键词。如果细细品味“探究”一词,它包含有: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两方面的意义。探究式的学习态度,是一探到底的勇气。是尊重客观事实,以事实作为判断事物为依据的探究精神。
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极其的重要的。新《纲要》中已提出的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再是真理的化身”幼儿不能再依赖教师,要学会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培养幼儿自主学习是为幼儿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么教师如何通过探究性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自主的学习呢?通过我班开展的“我要上学啦”探究性主题活动,我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探究着培养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教育方法。在此过程中总结提炼了以下几点教育方法。
一、 营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
好奇、好闻、好探索是大班幼儿突出的特点。在大班第二学期开始,孩子们了解到自己就要升入小学,要做一名小学生了。因此他们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幻想,迫切的想了解关于小学的一切。小学是什么样子?校园生活是怎样的?怎么成为一名小学生?关于小学的事情成为孩子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于是,我抓住这一极有价值的教育契机,组织幼儿去参观小学,身临其境的感受校园氛围。孩子们异常兴奋,产生了许多对小学的猜想和假设。有的说小学可以带玩具。有的说小学生就不在学校里睡午觉了等等。听到孩子们的种种议论,我并没有急于给孩子答案。而是以支持,欣赏的态度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了解他们对小学的现有认识水平。同时幼儿在我有意保留的空间里,孕育了探究的兴趣和自信。使幼儿对自主探究充满了热情,对积极主动的学习产生动力机制。
二、 让幼儿亲历和感受探究的过程、获取和总结探究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共同学习的乐趣。
通过了解了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我将幼儿的众多猜想和假设进行有价值的筛选。提炼出“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这一有价值的问题。就这样,我班开展了关于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的大讨论。围绕着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孩子们分组讨论、记录并分析,再集中到一起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经过集体讨论,层层分析,提炼出三方面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事物的不同、学习方法的不同。幼儿还发现产生这些不同的真正根源是人的不同。环境由小变大了,事物由简单变繁复了,学习方法由玩中学变为听讲似的学习了,生活方面由被别人照顾、管理变为自己照顾、管理自己。这都是因为我们“人”在成长在发展需要和要求要有所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体验到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学会了比较、分析、总结、提炼的学习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幼儿感受到在探索活动中合作的重要性。只有怀着欣赏和接纳的态度看待同伴不同的看法才能完善自己的想法,实现共同的目标。主题活动开展到这里已将自主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合作学习、共同学习。从近些年诺贝尔奖由单人获奖到研究小组获奖,就不难看出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已成为现代人学习发展的新趋势。因此,从小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
三、 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的新发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能够自主学习的前提。
为了让家长主动参与,积极支持“我要上学啦”主题活动。我请来了原古二小的校长,给家长讲解幼小衔接的作用和方法。李校长通过多年的教研经验和生动的例子告诉家长们:上学前的心理准备、学习习惯上的准备很重要。如:倾听习惯、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听了李校长的话我和家长都获益匪浅并十分赞同她的观点。于是,我班便开展了“播种好习惯”的活动。每名幼儿把自己准备做到的好的学习习惯画成一粒种子。“种”到主题墙面的“心田”里。有的幼儿提议把好的学习习惯做成标志贴在班中相应的地方。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督促。但是,一段时间过去,幼儿渐渐淡漠了好的学习习惯,无视于标志的存在。通过和幼儿的谈话发现,幼儿并不理解只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自己学习效果提高。甚至有的幼儿说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为了让老师和家长高兴。我感到此问题是个棘手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于是我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经过讨论得出:好的学习习惯能使自己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为了证实此观点,我同幼儿一起绘制了一张大表。大表的内容是幼儿总结出的好的学习习惯。例:专心倾听可以使自己从别人的讲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懂的知识多了在日常学习中就比较有自信有兴趣,对学习产生自信兴趣后学习效率提高便会得到外界和自身的肯定。这种肯定又内化为学习的兴趣形成一个幼儿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大表绘制好了幼儿便对照日常生活实施自己总结出的好的学习习惯,检验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在学习方面对自己有所提高和帮助。通过实践幼儿明白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作用,好的学习习惯就在幼儿的领悟中养成了。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印度的格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能影响人一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自主学习的开始,也是幼儿创造美好人生的根基。
四、 活动区是幼儿自主学习的平台。
幼儿建立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小小的活动区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建筑区幼儿搭建小学,不仅搭建参观过的小学而且还将自己的认知经验融合在其中。如:幼儿将北海的长廊建到自己的学校里。幼儿说:我梦想中的小学要有美丽的环境,小学生可以在那里休息。有的幼儿在“图书馆”里模拟起小学课堂,幼儿在那里感知着小学课堂的规则和学习的氛围并自主学习小学的基础知识。小剧院的幼儿编排了“我要上小学”的戏,通过戏剧形式表现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并自主地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对小学的适应能力。棋组的幼儿自己制作了“小学生棋”。色子每掷到一个问号里都是一道关于怎样成为小学生的题,结合实际生活中自己的学习习惯,比一比谁是合格的小学生。制作室的幼儿,绘制了“我是合格小学生”、“ 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 、“好习惯”、“心理准备”、“能力准备”等画册。在这里他们自主地读讲画册,憧憬着小学的学习生活,自主强化小幼衔接各方面的准备同时也学会了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在开展“我要上学啦”探究性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受最强烈的是: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是一个教师幼儿双向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幼儿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是探究性主题活动在推动二者不断地自主地学习充实完善整个活动。因此,开展探究性主题是培养幼儿甚至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