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数学啥水平? 会10以内加减法就行了
- 时间:
- 浏览:308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5月24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指南》中提出:5-6岁的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
5月24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指南》中提出:5-6岁的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3岁孩子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6岁孩子不超过半小时;3岁的孩子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
昨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四川德阳市区部分幼儿教师和家长,他们都表示方案十分细致,但要真正落实到每一处,还是比较困难。特别是当下社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想不“拔苗助长”估计有些困难。
老师推崇从形象思维上教育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德阳市区天山附近某幼儿园的刘老师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她认为《指南》比较符合孩子的正常发展需求,“学龄前儿童对抽象思维很难理解,他们更愿意学习形象思维的东西。”她说这就好比孩子背一首唐诗和认识一种水果,对于唐诗这种抽象思维的东西孩子虽然能背,但是很难理解。但如果让孩子学习认识一种水果,他反而能很快记住并理解。
“学龄前儿童应该更多从语言、动手能力和智力方面学习。”刘老师告诉记者,学龄前儿童应多参加游戏,在游戏活动中锻炼自己。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呈“焦虑”状态,只关注孩子会多少道算术题,能背多少首诗。这样对孩子其实很不利,会他们的思考、动手等能力。
“我班上有个4岁多的娃娃已经会写很多汉字,他爷爷以前是老师,没事就在家里教他。”市区黄河东某幼儿园的张老师告诉记者,虽然那个孩子会写很多汉字,但很多都写得不规则,还有不少错字,甚至孩子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写的汉字是什么意思,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难纠正过来。
家长担忧娃娃延误学习时间
“人家有些娃娃5岁多都上一年级了,如果我们不早点学,那以后还怎样跟得起走?”正送自己4岁孙子上幼儿园的钟婆婆说,邻居的孙子比自己的孙子还小就会在院子里背唐诗了,如果自己的孙子不加紧学习,那以后肯定就会落后,还是不敢冒这个险。
对于《指南》中提出,5-6的儿童只需要会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钟婆婆认为在当今社会压力下,很难让家长那样教育孩子,“就算老师不教那么多,大人还是要想办法送孩子到培训班去补,没办法,别的家长都在送娃娃学。”
不过刘老师坦言,随着80后逐渐当家长,一些人还是比较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不会过早地孩子去学习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东西。“我自己的孩子今年也4岁多,如果我教他背诗,他也能马上会背,但这对孩子基本没用,他这个年龄阶段根本没解诗的寓意。”在刘老师看来,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多认识一些水果、动物什么的,孩子更能接受。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忽悠
今年年初在教育部的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称,“在我看来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童年应该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无拘无束的。想想我们的童年是在河沟里摸鱼,在树上掏鸟窝、吃桑果,虽然几乎没有电子玩具,但是我们的童年真的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太累了,很小就要求他们学这个、学那个。”在网友“little sky”看来,“不敢想象,当孩子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回想自己的童年,可能真的只有学习而没有乐趣了。”
网友“little sky”说,他儿子现在正就读幼儿园中班,他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开心的玩,尽量快乐的成长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害惨了太多孩子了,我从来不相信,那么多神童,大家看到几个最终成才了的?还是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吧!”
目前,该《指南》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社会人士可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