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方法的探索
- 时间:
- 浏览:203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陈旧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法更灵活,创新空间更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音乐更轻松。笔者就近两年来在音乐新课标下教改方面的尝试作以浅议。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陈旧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法更灵活,创新空间更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音乐更轻松。笔者就近两年来在音乐新课标下教改方面的尝试作以浅议。
一、 兴趣是学习音乐最好的老师。
《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必须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教学新理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给学生充分创造体验和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特长。让唱歌好的学生演唱自己最拿手的歌曲;让器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演奏个人最出色的乐曲,让不同特长的学生之间产生交流,激发他们相互学习音乐的热情,也使部分不热爱音乐的学生融入欢乐、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中,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极大地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 用“听”去感受音乐。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把“听”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聆听音乐作品是感受音乐之美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情感之美的过程。教师通过到位地范唱或范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聆听,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找出作品中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然后用肢体动作、表情、语言文字表达出对所听音乐的感受,加深“听”的感受在心理上的印象。
三、 用联想的方式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也是情感艺术。每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工作者情感的产物。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拨动学生艺术的心弦,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如在教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中,当我深情地唱出这首歌至“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含恨泪淋淋”时,教室里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而深沉,从学生眼里饱含的泪花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已融入到了“母亲”受苦受难的情境中。表现出同学们对“母亲”的爱怜,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共产党、新社会的无限热爱。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达到爱憎分明,净化心灵的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