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为何难于落实 - 教育家 - 教育理念 -
- 时间:
- 浏览:303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中小学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在什么地方表现?是表现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往往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犹如选择不同的路径奔向同一个目标。所用方法有好有差;所选路径有曲有直。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答案往往充满新意(答案和解法不在一般套路之中,另辟蹊径,通过创造性思维去解决);而那些答案虽然结果不错,但属于一般套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技术,只要避免了无意识的错误就能保证成功的一种技术)。显然,这两种分量不同的答案不应该得同样的分数。若得同样的分数,那在哪体现鼓励创新呢?
现在的高考题目客观性试题越来越多。导致教师偏重于培养学生识别信息的能力(识别信息相对比较容易,特别是在“四选一”这样的狭小范围内识别),教师不得不忽略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而在没有边界的大范围内发现或获得信息,这需要培养创新能力)。为了赢得高考,老师们不得不偏顾一头。课上、课下领着学生练习回答判断正误题、填充空白题、连线题、勾画正确答案……原本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变成了训练答题术。
高考是指挥棒,这是不争的事实。倘若这样指挥下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何时才能真正落实!
诚然,高考也在不断改革。但高考的改革重点不应局限在考试的操作形式(分几类、几张卷、统考还是分区考),关键是试卷的题目怎么出,分数怎么给!我们期待高考改革能和中小学教学改革所倡导的精神早日相向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