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对案例的学习与研究
- 时间:
- 浏览:281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幼儿园老师对案例的学习与研究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为什么进行案例的学习与研究
原因之一:从案例的性质与作用方面看。
案例是教师对自己教育过程与教育行为的真实记录,是教育理论、教师观念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体。案例既真实、客观、生动地记录了教育活动中幼儿的行为与教师的行为及其互动,更折射出教师如何将理论观念转化为行为。因此它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1.为教师反思与剖析自身教育观念的适宜性与教育行为的有效性及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依据。
2.为管理者深入深入而广泛的了解每位教师的教育现状,以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与引导提供了可能。
原因之二:从《纲要》的精神与现状方面看。
1.《纲要》所提出的新的儿童、教育观、发展观等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从观念到行为距“纲要”精神有着一定的差距。
2.案例的学习则可以促使教师将社会倡导的适宜的观念不断内化为自觉的稳定的个人教育观念。
二、案例学习研究的阶段与措施
阶段一: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促进教师在学习中反思。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观念的转变起始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与新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的学习引发了教师原有认识与新观念之间的矛盾,而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观念转变与认识提高的过程。
阶段二、借鉴优秀案例,促进教师对比反思。 1.学习国外同行的经典案例
《纲要》贯彻初期,引导教师学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经典案例,能够使我们教师在与国外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的对比中思考与反思、促进深刻理解《纲要》的精神。
2.学习园内教师的优秀案例
每学期组织教师学习园内教师的优秀案例,使教师通过同伴的成功,获得自信、激励与经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教育研究教育实践中去。
阶段三:刨析自己的案例,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成长。
1.在整理、反思自己的案例中成长
2.在学习、比较、反思同伴的案例中成长
3.在集体交流、共同反思中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