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幼升小必知名词解释:什么是九年一贯制?

  • 时间:
  • 浏览:176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家长们又开始忙碌幼升小的准备工作,北京幼升小站小编发现幼升小的关键词已经旧了,在这里为家长们整理了最新版幼升小关键名词,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幼升小是家长们一直很关注的问题,现在家长们又开始忙碌幼升小的准备工作,北京幼升小站小编发现幼升小的关键词已经旧了,在这里为家长们整理了最新版幼升小关键名词,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赶紧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年一贯制

所谓“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常是指该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则上不许择校流动,希望在本校升初中的学生也不用为上初中费尽心思;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年级通常被称为1年级、2年级……,至9年级。这样在学生年龄较小,适应能力较弱的时候的教育会有一个连贯性。

一是连贯,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从一年级至九年级,相继完成小学至初中教育,其间不间断、不选拔。

二是就近入学、取消招生考试。小升初直接升入本校初中,不必再受小升初折磨之苦。

三是实行统一的学校行政、教育、教学管理。

东城区小升初对口直升最高比例为市小学学生100%直升广渠门中学,艺美小学学生100%对口直升工美附中;西城区小升初对口直升比例最高为30%,各区直升比例会逐年提高。将对口直升派位具体情况分享如下,北京各区小升初家长可参考。

东城区东城对口直升派位,自2015年起,以毕业生人数10%(或30%)的比例通过派位方式对口直升初中。

9所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校、8对15所一定比例对口直升入学校

方式 学校名称 对应学校 比例 备注
九年一贯制改革校 青年湖小学 第一七一中学 10% 这九所小学从今年起,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直接进入对应的中学,2020年实现100%对口直升。
雍和宫小学 东直门中学 10%
方家胡同小学 第五中学分校 10%
校尉胡同小学 第一六六中学 10%
花市小学 广渠门中学 100%
一师附小 景山学校(北校区) 10%
文汇小学 文汇中学 30%
前门小学 前门外国语学校 50%
艺美小学 工美附中 100%
8对15所一定比例对口直升入学校 东四十四小学 第五中学分校 10% 这8所小学从2015年起,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按照一定比例可直升对口直升校,今后逐步实现30%至50%对口直升。
新开路东总布小学 一六六中 10%
新鲜胡同小学 第二中学分校 10%
汇文一小 汇文中学 10%
安外三条小学 一七一中 30%
北新桥小学 东直门中学 30%
景泰小学 文汇中学 10%—50%
和平里一小 第一七一中学 10%

西城区

对口直升是2015年西城小升初首次采用的入学途径。今年西城12所小学和8所中学对口直升。2015年西城小升初小学与初中对口直升的条件为:在小学有连续六年学籍,且家长学生自愿。今年的直升比例为30%,以后将逐年递增。目前,西城对口直升方式入学人数占全区小学毕业生总数的1.9%。具有直升资格的小学毕业生在监护人同意后上交申请,学校审核后即可参加计算机对口派位。

西城区 对口直升 雷锋小学、裕中小学→三帆中学 最高为30%
西什库小学→北京四中
椿树街小学、福州馆小学→八中
柳荫街小学→十三中学
北长街小学→161中学
实验一小前门分校、陶然亭小学→师大附中
北礼士路第一小学→西城外国语学校
宏庙小学、西单小学→师大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025-08-21

169E CPU 天梯图 2025

在2025年的电脑性能选购时代,精准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CPU显得尤为关键。169ECPU天梯图2025提供全面、权威且实时更新的性能排行榜,涵盖桌面CPU、笔记本处理器以及移动

2025-08-18

Your All-in-One Mandarin Learning Hub

Thisthoughtfullydesignedplatformempowersnon-ChinesespeakerstolearnMandarinstepbystep—fro

2025-08-14

点燃学习热情,从 Learn Chinese 开始

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今天,中文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语言技能。不过,面对繁复的汉字体系和独特的发音规则,不少非中文母语者望而生畏。那这时候,“LearnChinese”平台(来源于

2025-08-0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使命与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InternationalCentreforHigherEducationInnovationundertheauspicesof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