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长们都在关注建华学校,小编也收到了家长们关于建华学校的各种问题咨询,因此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求,小编特意在这里为大家综合整理了关于建华学校家长们最关注的几个问题一一作出解答,希望小编的分享对您有用。
建华实验学校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建华教育系统设有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在校学生近2500人。依托北京市十一学校办学,现任校长是带领十一学校改革并且迅速发展成为北京市顶尖中学的老校长——李金初校长,教育理念概括为人生中心教育,教育应该以人生为中心,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实现美好人生。
1、听说建华是十一的民办校,他们的关系到底如何?
何何老师最初对于建华的印象,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也是因为十一学校,当时常听到的是“十一的民办校”,海淀区的小升初,其顶尖重点中学都有一些有趣的现象,身边常常陪伴着一个实力不错的民办校,比如关系极其亲密的清华附和清华初级实验学校,又或者不光亲密,实力都非常牛的人大附中本校和双安人分,北大附中和北达资源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小升初的个中原因有很大关系,同时也看出顶尖中学在优质生源的拼抢上面早早布局。所以一开始会惯性的认为建华和十一的关系也是这样,后来发现这是有所区别的。
建华在幼升小阶段闯入视野,主要也是这几年政策的压紧,家长们择校遇到了很多困难,建华逐渐的成为大家的一个保底学校,尝试去考考,要是择校失败的话,与其划片到不想去的学校,不如选择建华。而这一两年,建华自己无论是小升初,还是中高考,成绩都已经渐渐的打响了,所以好的教学质量也成为家长们选择建华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十一和建华的关系,大家众说纷纭,何何老师也不能说自己的观点完全正确,也是综合了很多我们的学员家长的一些认识,有小学初中在读,也有小升初毕业的,所以这个问题咱们可以一起讨论,希望了解的爸爸妈妈们多补充,给15年想去建华的家长们一个参考建议。
下面引用一段李金初校长的采访,我们从建华的来龙去脉上也能看出一些信息:
建华学校是1993年创办,走到今天21年的发展,有5个小故事很值得回忆。建华1993年创办的时候,不在十一学校里面,在丰台的一个小区里面,它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创立的一所民办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后面怎么进入十一学校的呢?这就是一个故事,民建北京市委的干部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参政议政,不是在办学,在这个情况之下,1995年就想寻求另外的人来去主持和管理学校。这个时候刚好有三个因素促成了这一点。一个因素是民建创建的学校。第二,当时十一学校正在搞办学体制改革,国有民办制的学校的体制改革,我希望这个发展的同时能够延伸学校的研究,从中学想做中学前的研究,要有小学,这个小学应引进民办的,我不希望做公办的,十一学校有这个需要,建华也有这样的合作的需要。第三点,中间得找一个介绍人,红娘是谁?是我老伴。她当时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在她的代表小组里面,有民建的干部,所以交谈起来,我老伴是一个著名小学的副校长,所以就想让我老伴到学校去,回家跟我谈了以后,我就通过她的介绍,把这个学校引进到十一学校。这两个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建华就有了很好的平台,进入了十一。第一个故事是建华怎么进入十一学校的。
第二个建华进入了十一以后,依托十一学校就有了一个发展,应该说叫做依托十一学校的发展,借助这个平台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因为十一学校已经不完全是原本意义下的国有公办制学校。所以这个学校不违反公办学校不能一校两制的规定,因为不是完全意义下的公办,所以在这个学校里面,建华学校的小学独立办学,但是中学跟十一就混合办学了。借助这个平台,建华学校应该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借力十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离开十一之后,我估计有可能它会回到公办。2010年年底要回到公办去了,不能一校两制,于是建华就进入了独立发展的阶段,从十一学校独立出来,招生独立、教学空间独立、财务独立。独立出来,独立办学,这是一定要走在这个道路上的。这个是在2007年,我从十一学校退下来以后,到建华学校担任校长,从08年开始,建华学校就实现了独立办学。
独立办学以后怎么办?还有一个发展。第4个阶段,就是建华学校从2008年开始,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到现在为止接近6年的全面的创新的发展。从队伍、条件、空间、教学、课程等等都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的改革,多种创新所以就实现了今天这样的发展。
根据李校长的访谈我们大约能看出:当十一还是民办的时候,引进了还只有小学的建华,想要在小学方面发展;后来十一转公办了,李校长带着建华独立发展了,虽然独立了,但是十一还是感恩着老李校长,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一直流传的建华直升十一这件事情,实在是夸张,首先十一本身也是海选,公开报名;第二建华有了自己的初高中,也希望自己能出成绩,肯定也想留着好的学生。
最终看出,上建华对于上十一有没有影响?这肯定是有的!共享的资源,相似背景的教育理念,十一对老校长的感恩,都是增加可能性的因素。但同时我们要明白,十一要的是好孩子,所以这是一个择优的选择,而不是保底的直升。
2、听说建华是海淀学籍,学籍到底有什么优势?
建华确实是海淀学籍,在跨区这件事情上,难度系数从中考、小升初、幼升小依次降低,所以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学区尤其关键,从这几年参加学而思杯的建华学员看,其中户籍海淀的居多,紧接着朝阳、石景山、丰台、房山、非京籍也不少,其中东西城基本凤毛麟角。跨区来建华意味着小升初可以凭借学籍在海淀升学,若不行也可凭借户籍回本区升学,回去的肯定比较少。
3、建华的3+4、2+4是怎么一回事?
进入建华的的学员,在五年级的时候需要进行考试,成绩优异者进入建华3+4课程(3年初中,4年高中,第一年学籍是小学的);校内开会说的录取比例是30%,没有选拔上的孩子继续就读六年级,六年级毕业再考试一次,通过可继续去初中的2+4班次。同时小升初阶段建华接收外面考进的孩子,只录取2+4。
3+4或者2+4咱们可以说是建华的实验班,本校好孩子去,同时接收外面好孩子,其他的进入普通班学习。
4、进入建华之后未来的升学途径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关注,何何老师给的建议是,首先无论您是去建华还是别的学校,都应该在五年级的时候冲刺顶尖市重点的实验班,比如人大附早培,这是公开海选的,或者清华附优才,八少八素、十一2+4等等,当然最终录取的肯定是最优秀的孩子。
第二:六年级升学可以冲刺顶尖市重点、区重点实验班,或者建华2+4
第三:留本校或者去别的优质民办校,比如人分、北达资源、师达等等
第四:回户籍所在地升学
优选是出来上顶级中学实验班,退一步是建华的实验班,还有其他优质民办校。
京籍学员进建华的初中后,中考由于体制的问题,即使参加对直升没有影响,同时由于课程的不同,很难中考的时候跨出来。非京籍初中五证全有学籍,不全没有学籍可以借读,高中暂时不能就读。
5、建华的师资力量如何?
建华由于民办,在师资的福利待遇上有很多自主性,所以吸引了很多高学历的老师,这些老师对孩子更包容,同时工作更有冲劲,未来一定是一群非常有实力的老师。何何老师看到建华老师们进行教学节,非常类似学而思老师们进行教师风采大赛。这也是民办学校的一个魅力所在。
6、建华具体课程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直接上课程表,会发现建华非常重视阅读,同时每天有英语课,一周有一次外教。建华的教学质量在民办学校中确实很不错,有先进理念的支撑,所以课程也围绕这个设计。
使用自编教材自编教材:
语文:是以北师大为主,综合了人教版
英语:学两本,一本人教版的,一本是自编的
数学:综合北师大和人教版,难度一般,讲的慢
7、校内的学习生活状态如何?
班上孩子说,回家后阅读作业比较多,同时这几年孩子都是选拔的优质生源,所以家长和孩子都很强,学习压力不算特别小,这也是在现在公立校全体减负的情况下,民办校有更多的自主去抓教学。
班主任老师经常随堂坐在教室后面,观察孩子们。老师对待孩子们还是比较宽容。
8、建华的收费
学1.6w+吃4000+住3000+课外辅导费用(一学期),租房等生活成本,预计一年10w+,如果不租房,确实省一笔。
9、建华的学生报名课外班的情况
外面报英语和数学的多,我班上就好几个建华的孩子,孩子综合能力不错,家长也很上心。
10、建华适合什么样的孩子?
没有确定说孩子一定出国,想走传统高考路线的孩子挺合适。确定要出国的孩子海外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何何老师要说建华的高考成绩不错,尤其是在一本率上面比较高,除海淀区顶尖中学外,能排名6、7名左右,所以差不多算海淀区12、3名。而随着这几年许多优秀的孩子走入建华,建华未来的成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