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 时间:
  • 浏览:35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 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画示意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画示意图解决问题的好处,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它,今天将遇到什么问题?应该用到怎样的策略呢?让我们一起到梅山小学看看。





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

1.出示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指名读题后提问:谁已经找出解题方法了?(估计举手的人不多)



仅凭这些文字的叙述解决问题感觉有些难,最好把这些件和问题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预设:列表、画图)



这两种方法,在这道题里哪种更合适?(画图)



下面的长方形代表

原来

的花圃,请你能尝试用图来表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先独立画,再在小组里交流补充。



(2)学生独立画图,然后组内交流。



(3)小组在全班交流。



下面的长方形代表原来的花圃,知道花圃长8米,先标上8米。接着长增加3米,上下两条长都要增加3米,标上3米。这时面积增加18平方米,增加的部分是这个小长方形(打上阴影),问题求:原来有多少平方米?(写在原来的方框中)



教师、其他小组和他们互动:画图时要按顺序画,把题中的信息都表示出来。



(4) 再回顾一下画图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画。



第1步:一个长方形,长8米







8米



第2步: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



师设问:刚才第X小组是向右延长,如果我向左延长可以吗?向下延长呢?为什么?



在思辨的基础上画出下面的图。



增加18



平方米



8米 3米



第3步:问题:原来花圃多少平方米?



原来?平方米 增加18



平方米



8米 3米



(5) 根据所画的图,列式解答。



现在你会解决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还有小部分学生不举手)



学生独立列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请教组内同学。



指名交流解法。(请有困难的在小组同学帮助下才会解的同学来交流)



你是看图还是看文字来解决的呢?(看图)



18÷3=6(米)算的是什么?(增加部分的长,也是原来的宽)



再用6×8=48(平方米)就求出了什么?(原来花圃的面积)



(6)反思:这幅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让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题目意思,快捷地解决问题。



让我们理解得更清楚些。



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花圃的宽可以用18÷3来求得。



……



教师:画示意图的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7) 回顾解题全过程:



这道题我们拿到手以后,先做什么?(读题)



然后呢?(分析数量关系)



这道题仅凭文字分析起来有困难,我们采用了什么策略?(画图)



通过画图我们理清了数量间的关系,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列式解答。



教师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先读题审题,能够马上理清数量关系的,就进行列式解答,如果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就需要采用适当的策略来帮助分析,这道题我们采用了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分析。下面我们到小营村去看看,这里又有什么问题呢?





三、灵活运用,体验策略

1.变换情景,灵活画图。



(1)出示“试一试”: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池。后来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先独立读题,思考:



这里长方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你能在图上正确表达出来并解答吗?



(2)独立画图,并解答。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法,看看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3)全班交流解法。



学生可能出现错误解法:



150÷5×20=600(平方米)

@_@我是分割线@_@

共有四种正确解法,通常能想到下面所列举的前两种。



① 150÷5×(20-5)=450(平方米)



② 150÷5×20-150=450(平方米)



③ 20÷5=4 4×150-150=450(平方米)



④ 150×3=450(平方米)



预设学生的交流:



a.先说出正确解法①和②



b.辨析错误解法,错在哪里?



c.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图:



现在?平方米



20米











5米 150平方米



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来?



总面积里有4个150平方米。150×4-150=450(平方米)



现在的面积里有3个150平方米。150×3=450(平方米)



反思:这种方法和前几种方法比,怎么样?是什么让我们想到了这种简便的方法的?



(4)对比:这道题和刚才的例题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道题告诉我们长方形的宽,并告诉我们宽的变化引起面积的变化,我们通过画图来求出了长,从而解决了问题。而例题是告诉我们长,并告诉我们长的变化引起面积的变化。如果题目中既没有告诉我们长,也没有告诉我们宽,只告诉它们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我们能解决吗?



2.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李镇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如果宽增加4米,面积也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用图来表示,完整的是第( )副。为什么?

















4



增加48平方米



6



增加48平方米



6



4



增加48平方米



增加48平方米



原来多少平方米?



原来多少平方米?



原来多少平方米?

列式解答。



列式为:(48÷6)×(48÷4)



反思:表面上看,这道题似乎无法求解,但通过画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长或宽增加与增加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分别求出长和宽并解决问题。



3.整体回顾,综合应用。



(1)其实画图在以前的学习中早就有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4.一个长方形,长是10厘米,从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有什么疑惑?



长方形没有画,怎么求它的周长?



没有宽,怎么画最大的正方形呢?



长是10厘米,宽最长是9厘米。



有比9厘米大的吗?



有没有画示意图?有没有从图中找一找剩下图形的周长在哪里?



确实有困难,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良策。



需要帮助的请起立。(给起立的学生发纸条:这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7厘米……)



交流:





四、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提问: 今天在这节课里我们体会到什么策略? 名言:华罗庚的一句话:数形结合万事好,数形分离万事休。



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18÷3=6(米)



8×6=48(平方米)



答:原来的面积是48平方米。

猜你喜欢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

2025-07-28

极简排课小助手可编辑,课程表自动排课软件

极简排课小助手 https://www.61eo.com/ai/kebiao.html极简排课小助手(学科版)https://www.61eo.com/ai/kebi

2025-07-15

用豆包AI编程写的五子棋小游戏

https://www.61eo.com/xiaoyouxi/wuziqi.html用豆包AI编程写的小游戏,欢迎体验,可以与AI对弈,

2025-07-11

如何提升效率向学霸靠拢?

如何提升效率向学霸靠拢?设定SMART目标: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Relevant)、有时限(Time

2025-07-08

为什么学霸的效率那么高?

学霸的高效率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从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来分析:1.明确的目标与规划清晰的目标:学霸通常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无论是短期(如考试高分)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