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珠心算的评价
- 时间:
- 浏览:407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不能很好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对计算的倾斜过大,珠心算学习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有不足,前面的珠像未形成后面的计算就无法完成,容易使一些对珠像建立有难度的儿童成为差生,教材计算的难度与分量应该有所降低;这就是珠心算学习许多班级有两极分化的原因。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珠心算的盖棺定论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
数学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分为了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但对于知识技能领域来说,发展性领域又具有导向功能。珠心算学习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如何,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何,应该是评价珠心算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珠心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珠算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中计算的需要,珠心算作为一种计算能力培养,也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在现实社会里,数学作为与科学发展最休戚相关的学科,已远不局限于计算,而计算的工具也更加现代化,如果过多的时间进行珠心算对学生全面认识数学是有负面影响的。珠心算长期作为数学课程主要内容显得: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旧,如进行大数目计算还显得没有必要。
珠心算学习初期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他们的这种作用也会渐渐淡化。并且珠心算学习中学生的兴趣是随着由低到高的年级而递减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