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经验研究的新动向-育儿观念

  • 时间:
  • 浏览:171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近年来,有关早期经验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早期经验的剥夺对动物,尤其是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较若干引人注目发现是: 

  在动物实验中,给妊娠中的“母亲”各种恶性的刺激,如电击、饲养环境拥挤、服用酒精类液体或烟碱类药物等。然后,对其子代成熟后的各种行为进行对照观察、评估,以此来了解早期的恶性不良刺激具有哪些严重不良的影响。 

  从动物出生到断乳期,对幼仔进行各种刺激,如电击、寒冷、噪音环境等,使幼仔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实验结果显示,过分强烈的刺激(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会影响幼仔心身方面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出现呆板、畏缩、体质孱弱等类似人类心身疾病的症状表现;但是,如果实验中刺激量适当的话,动物在成熟后则显示出:情绪活动较为稳定,易于形成对目标物的趋避反应的学习能力,善于应付紧张状态、身体发育加速等变化。

   把幼仔饲养在暗室内或采用隔离性的饲养方式,使它们处于社会信息剥夺或知觉剥夺状态。在该环境件下生长的动物,无论在知觉、情绪等活动方面,还是在学习能力、社会性行为、母性行为等方面,均出现明显的发展受阻,甚至在成年后变换生长环境,要使该类动物的心理功能恢复到正常动物状态,仍明显地存在着困难,有的甚至表现出不可逆性的功能障碍。 

  让人类或动物在婴幼儿时期,处于一种丰富的环境刺激之中(人类的游戏活动和小动物的群嬉环境),往往有利于个体获得各种相应的经验,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成熟度高,情绪稳定,脑功能增强(动物的脑重量和脑神经树突显著增多)。

   在人类的实验中,对一些新生儿婴幼儿用反复观看各种彩色图片、图形的方法进行刺激,以此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一些新生儿和婴幼儿,不施加上述变量,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图形识别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人类现实生活中成长的婴幼儿早期生活经历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孤儿院中生长的幼儿,由于早期生活中缺乏双亲的爱抚,成年以后在行为和人格上容易出现偏颇;对于那些生活在正常家庭的儿童来说,如果父母充满爱意,亲子之间接触和交流多,容易形成稳定而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025-08-21

169E CPU 天梯图 2025

在2025年的电脑性能选购时代,精准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CPU显得尤为关键。169ECPU天梯图2025提供全面、权威且实时更新的性能排行榜,涵盖桌面CPU、笔记本处理器以及移动

2025-08-18

Your All-in-One Mandarin Learning Hub

Thisthoughtfullydesignedplatformempowersnon-ChinesespeakerstolearnMandarinstepbystep—fro

2025-08-14

点燃学习热情,从 Learn Chinese 开始

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今天,中文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语言技能。不过,面对繁复的汉字体系和独特的发音规则,不少非中文母语者望而生畏。那这时候,“LearnChinese”平台(来源于

2025-08-0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使命与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InternationalCentreforHigherEducationInnovationundertheauspicesof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