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需要厚积薄发-育儿观念

  • 时间:
  • 浏览:122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据最近的各方媒体披露,北京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竟然“成功”地改编了《西游记》,且已交付某大出版社正式出版;而深圳一个父母均为打工者的儿童,竟把自己由两岁到六岁的“经历”以日记体写就一部长篇巨制;南京一个儿童即将出版的著作也长达近百万字;而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的某个女孩就更是了得,她小学还没毕业,就已出版了一部专门研究美洲玛雅文化的专著……文坛如此童星闪烁,俨然已呈现出“小鬼当家”的格局。   其实,此番热闹而纷乱的景象也正是时下浮躁而虚夸的社会风气的回潮和折射。 

  忘了是谁的名言,说是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是一首好诗。然而在中国神奇的土地上,却历来不乏此类“好诗”出笼,由此而成就的“神童”更是多如牛毛。诸如四岁能诗,五岁善棋,六、七岁能与财主奸商斗智,八、九岁可与文人雅士掰腕等等,传说虽然玄乎,但却又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就是这些神乎其神的“神童”,最终大多难逃“泯然众人”的结局。其实,许多有成就的伟人,其童年反而显得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由华罗庚到陈景润,他们小时都不是什么“神童”。爱迪生甚至被视为大脑迟钝的低能儿,仅上了三个月小学就被请出校门。但他们却都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因而,一个人一辈子有没有作为,有多大作为,还真与其童年的神与不神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唯一关系重大的是其后天的努力如何,后天发奋怎样。 

  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天分和聪明,既不能抹煞天资聪明的孩子的存在,更应该对其采取科学的态度。试想,方仲永的父亲若能正确对待“五岁能诗”的儿子,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四处炫耀,以名换钱,方仲永或许会成为一个栋梁之才,起码不至于落个“泯然众人”的结局。当然,“揠苗助长”的愚蠢之举,也同样是我们扼杀天才的最常见手法。一个孩子刚刚显露出一点写作天才,众多出版社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大肆炒作。其实谁都清楚,写作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行当,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竟根据自身的经历写小说,一个十来岁的小学生竟然出版远古文化专著,如此学识根底搞出的所谓作品,究竟能有多大的价值? 

  青少年尤其是懵懵懂懂的童年阶段,正是其打基础、长知识的关口。若此时不但不很好地帮助其吸收知识的营养,而是千方百计令其释放体内本就不多的能量,那瓜不熟蒂便落的悲惨结局就在所难免了。 

  转载自《文汇报》

猜你喜欢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025-08-21

169E CPU 天梯图 2025

在2025年的电脑性能选购时代,精准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CPU显得尤为关键。169ECPU天梯图2025提供全面、权威且实时更新的性能排行榜,涵盖桌面CPU、笔记本处理器以及移动

2025-08-18

Your All-in-One Mandarin Learning Hub

Thisthoughtfullydesignedplatformempowersnon-ChinesespeakerstolearnMandarinstepbystep—fro

2025-08-14

点燃学习热情,从 Learn Chinese 开始

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今天,中文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语言技能。不过,面对繁复的汉字体系和独特的发音规则,不少非中文母语者望而生畏。那这时候,“LearnChinese”平台(来源于

2025-08-0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使命与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InternationalCentreforHigherEducationInnovationundertheauspicesof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