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以更好的心态融入社会-育儿观念

  • 时间:
  • 浏览:81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在社会生活中,公正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杠杆。因此,培养孩子的公正观念不仅有助于发展孩子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是他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竞争、和以良好的心态融入社会的根本。     要想帮助儿童树立公正的观念,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公正观的发展过程。     儿童生来并不懂得什么是公正,2—3岁、3—4岁的孩子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么,儿童的公正观念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年幼儿童来说,有两类基本的公正观念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     第一类是对成人惩罚的公正性理解。如果成人不是严格地按照功过大小给儿童惩罚,我们就说这种惩罚是不公正的,我们把这类公正称作“惩罚的公正”。当儿童还没有积累相应的社会经验时,当他们还处于“他律”的道德判断阶段时,这种惩罚的公正是儿童关心最多的。     第二类是在分配上的公正性。如果成人在分配物品或其它东西时,以牺牲一些孩子的利益来有利于另一些孩子,我们也说这种分配是不公正或者不平等的。我们把这类公正称作“平等的公正”。当儿童逐渐长大,到了5、6岁以后,他们就慢慢形成了这种平等的公正观念,但最后真正形成,大约要到11—12岁。     最后,在平等的公正基础上,孩子们对“平等”又有了新的认识,比如,他们认识到,平等不是绝对的,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不同地对待,大孩子有时候要让着小孩子,但是小孩和大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应该受到平等对待的。     儿童能否认识到这两类公正性,不仅取决于他们的知识、经验,取决于成年人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取决于他们和成人建立的关系模式,更取决于他们和小伙伴之间的交往。     家长对孩子的过多约束、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绝对权威”,将不能促进孩子公正观念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奖罚不公正,也无助于孩子公正观念的形成;还有,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听之任之、无动于衷,不给他的坏行为以恰当的“回报”,自然也不利于孩子公正观念的形成。     所以,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一个公正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以满足未来社会竞争的要求。 

猜你喜欢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025-08-21

169E CPU 天梯图 2025

在2025年的电脑性能选购时代,精准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CPU显得尤为关键。169ECPU天梯图2025提供全面、权威且实时更新的性能排行榜,涵盖桌面CPU、笔记本处理器以及移动

2025-08-18

Your All-in-One Mandarin Learning Hub

Thisthoughtfullydesignedplatformempowersnon-ChinesespeakerstolearnMandarinstepbystep—fro

2025-08-14

点燃学习热情,从 Learn Chinese 开始

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今天,中文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语言技能。不过,面对繁复的汉字体系和独特的发音规则,不少非中文母语者望而生畏。那这时候,“LearnChinese”平台(来源于

2025-08-0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使命与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InternationalCentreforHigherEducationInnovationundertheauspicesof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