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你的心情还好吗-育儿观念

  • 时间:
  • 浏览:131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在成人间寒喧中常能听到:    “今天的脸色怎么不好,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    “唉,这几天是有几件事惹人挺心烦,……”    可类似的情感交流,孩子是否也能享受到呢?     在不少年轻父母的思维定式中,孩子应该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不会有什么“坏心情”,也没有理由有,难道是我们亏待了他吗?所以当孩子提出想同父母交流一下“思想”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可能是:“小小年纪想那么多干什么?”更有些父母则凭着自己情绪的好恶来决定交流与否。长此以往,使孩子时常处于情感交流的“饥饿”状态中,渐渐“闷”出情感障碍之类的“心”病来。     这是“危言耸听”吗?不,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6年对3349名10—15岁的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情况的调查结果,有20%以上的孩子“感到孤独”、“没有知心朋友”,20—30%的孩子对家庭有较多的消极情绪体验。上海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青少年情绪障碍发生率已居咨询问题比率的第四位,青少年离家出走、犯罪、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均与其情绪状况密切相关。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5—7个月的婴儿就已开始有愤怒、悲伤等情绪活动,3岁时则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基本情感,如羞辱、忧虑、伤心、悲痛、消沉、激动等。随着心理科学研究的进步,许多专家注意到,“智商”从某种程度上实际已失去预测儿童素质的“权威性”。而“情绪智力”则是决定孩子今后能否成就事业的“核心”要素。任何漠视、忽略、斥责孩子正常情感需求的言行,都是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呢?关键是父母首先要以深切的爱心去尊重、同情孩子,仔细聆听,设身处地以“孩子”的心态去体验他的感受。父(母)子之间若能有此“默契”,孩子就能在与父母分析、讨论“坏心情”症结的交谈中,悟出应该控制自己的哪种情绪冲动,怎样尊重、理解、同情别人,从而树立起健康自信,富于同情心,乐观向上的情感。     身为父母,在“密切关注”孩子物质生活和学习成绩的时候,若还能常扪心自问:“孩子的心情还好吗?”某种程度上讲,是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采编自上海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025-08-21

169E CPU 天梯图 2025

在2025年的电脑性能选购时代,精准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CPU显得尤为关键。169ECPU天梯图2025提供全面、权威且实时更新的性能排行榜,涵盖桌面CPU、笔记本处理器以及移动

2025-08-18

Your All-in-One Mandarin Learning Hub

Thisthoughtfullydesignedplatformempowersnon-ChinesespeakerstolearnMandarinstepbystep—fro

2025-08-14

点燃学习热情,从 Learn Chinese 开始

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今天,中文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语言技能。不过,面对繁复的汉字体系和独特的发音规则,不少非中文母语者望而生畏。那这时候,“LearnChinese”平台(来源于

2025-08-0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使命与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InternationalCentreforHigherEducationInnovationundertheauspicesof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