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吸入性肺炎偷袭新生儿 ,小儿肺炎

  • 时间:
  • 浏览:13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张欣刚做了新妈妈。她躺在病床上,疼爱地凝望着身旁的宝宝,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很快,张欣的笑容凝结了,她发现宝宝似乎有些异样:小家伙呼吸急促,使劲地扇动着鼻......

  张欣刚做了新妈妈。她躺在病床上,疼爱地凝望着身旁的宝宝,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很快,张欣的笑容凝结了,她发现宝宝似乎有些异样:小家伙呼吸急促,使劲地扇动着鼻翼喘气,看上去精神委靡不振,喂奶也不大肯吃,偶尔哼哼两声,也是有气无力的。比起邻床哭声响亮的宝宝,张欣感觉自己的宝宝也实在“乖”得太出奇了。越想越不对劲,张欣赶紧喊来医生。担心最终得到证实,宝宝果然得了病,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于是立即转入儿科治疗。由于发现及时,宝宝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医生说,如无意外,几天后就能康复。至此,张欣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喘过一口气,张欣记起表姐早产的宝宝出生半个月后,也曾得过吸入性肺炎,当时是因为喂奶时不小心呛咳了一下,将乳汁吸入肺内造成的。她为此深感迷惑:“宝宝出生时好好的,吃奶也没呛咳过,怎么会得这病呢?”

  医生解释说,在分娩过程中,宝宝胎心率出现过异常,胎心率加快,达到每分钟170次,要赶紧给她吸氧用药才纠正过来。但由于子宫内缺氧的刺激,胎儿可能在宫内呼吸时将羊吸入了肺部,于是出生后很快发病。值得表扬的是,张欣是个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发现了宝宝的异常,否则耽误治疗,宝宝的病情可能就会进一步恶化了。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儿多因吸入了羊水、胎粪、乳汁等而发病。例如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胎儿缺氧,继而刺激胎儿呼吸中枢,使胎儿出现呼吸,并将羊水吸入呼吸道乃至肺内,造成羊水吸入性肺炎,患儿多于出生后即出现症状。又如胎儿宫内缺氧严重,使胎粪排出污染羊水,从而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而乳汁吸入性肺炎,多见于早产儿、体弱儿,这类患儿在吃奶时或吃奶后,由于吞咽动作不协调,食道反流而出现呛咳,使乳汁吸入肺内发病。

  因此,当新生儿出现以下异常时,应引起高度重视:不吃奶、反应差、哭声弱;咳嗽或吃奶后呛咳;呼吸表浅而急促,鼻翼扇动;发热或体温不升;甚至呼吸不规则、点头呼吸,或口吐泡沫、面色发绀。尤其是曾有过胎儿宫内缺氧史,或羊水混浊史的新生儿,更要加倍小心。

  防止胎儿宫内缺氧和分娩时缺氧,是预防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的关键。因此,重视孕期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孕期并发症,定期作好产前检查很重要。尤其是在临近分娩时,如若发现胎儿有宫内缺氧的情况,须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尽快结束分娩。对于新生儿来说,居所环境要安静,室内空气流通且温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减少新生儿与发热、咳嗽患者接触,均有利于减少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此外,母乳中含多种免疫抗体,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所以,要让新生儿多吃母乳。但喂奶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母亲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晕下方喂哺,以防因奶汁太急引起呛咳。人工喂养时,不要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新生儿喂饱奶后,可将他竖起趴在妈妈的肩头,轻拍其背,便于以打嗝方式排出胃内空气。

  编辑推荐: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治疗的常见方法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日常护理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方徽雯)

猜你喜欢

孩子数学需不需要提前学,怎么学?

孩子是否需要提前学数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否需要提前学?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如果孩子对数字敏感、喜欢计算,提前接触数学可以激发兴趣、拓展思维。小学入学准备在入学前适

2025-04-30

odd number是什么意思

“Oddnumber”在英语中指的是奇数,即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例如1、3、5、7、9等。与之相对的是“evennumber”(偶数),如2、4、6、8等。

2025-04-25

探索未来科技,创造无限可能——新材料网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新材料正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领先的行业平台,**新材料网(www.xcl99.com)**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前沿的材料科技资讯、最

2025-04-18

The China Northern Mathematics Olympiad (CNMO)

TheChinaNorthernMathematicsOlympiad(CNMO)isaregionalmathematicalcompetitionforhighschool

2025-04-15

china university tuition fe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uitionfeesforinternationalstudentsatChineseuniversitiesvarywidelydependingontheinstitut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