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
- 时间:
- 浏览:95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
一是将民间游戏融入体育活动。在民间游戏中,体育游戏是占多数的,将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健身领域,合理利用,既能继承弘扬民间文化,又能增强幼儿体质。如“跳绳”游戏中,孩子们只有手脚协调才能顺利地跳过去;“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孩子们既要抓紧“鸡妈妈”或前面“小鸡”的衣服,又要保证在躲避“老鹰”追逐的过程中不掉队、不摔倒,对手臂力量和腿部肌肉是很好的锻炼;“踩高跷”游戏中,孩子们首先要保证踩上高跷不掉下来,然后再手脚并用让自己走起来,在此过程中手部动作、腿部力量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一系列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而且有利于幼儿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是将民间游戏融入数学活动。在开展各类民间游戏活动时,我们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知识,如小班玩“扔沙包”的游戏,分组把沙包给每位幼儿,计数看谁扔得多、扔得远,这样五以内的数就轻轻松松被幼儿接受了。在“老鼠笼”游戏中,“老鼠”将偷到的“粮食”不断放入“囤”中,最后数一数一共偷了多少“粮食”,发展了幼儿的计数能力。
三是将民间游戏融入语言、艺术活动。在“跳皮筋”“跳竹竿”游戏中,我们将琅琅上口的古诗文或儿歌、童谣融入其中,和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在竹竿、皮筋间边唱边跳,在轻松愉悦中节奏感、语言能力都有了提高。
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由于受地域、时代等因素的限制,有些传统游戏不易被现代儿童所接受,因此我们对其中一些游戏进行了适当的改编与创新,使游戏更具趣味性和发展价值。例如:把自然乡土和废旧材料投放到游戏中,进行游戏活动材料的创新;对玩法单一、单调的游戏,师幼积极开发探索,创新游戏的`玩法。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摇元宵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游戏的协作能力。
游戏方法
幼儿人数不限,一分为二,一部分扮“大人”,另一部分扮“小孩”,“大人”与“小孩”面向同一方向站立。“大人”双手从“小孩”腋下穿过抱住“小孩”,按儿歌的节奏向两边摇动“小孩”,直至念完儿歌,然后抱起“小孩”转一二圈。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
1.摇动“小孩”时,必须根据儿歌节奏进行。
2.摇动时“小孩”双脚不能离地。
附儿歌
摇摇摇,摇元宵,
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
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
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
看见客人问声好。
蒸馍馍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语音的节律及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方法
甲乙两人面对面坐下,左右手相互交错放在膝盖或桌子上。
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轮流抽出最下面的手,然后搭在最上面。每念完一句做动作一次,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
游戏时,儿歌不能念错,伸手要快,有节奏地进行。
建议
此游戏也可三人玩。
附儿歌
小狗熊,离开窝,
来到河边蒸馍馍,
和好面,点着火,
只有锅盖没有锅。
小狗熊,忙回窝,
一看气得发了火,
窝里有锅没有盖,
窝外有盖没有锅。
抓包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沙包若干只。
游戏方法
幼儿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定游戏顺序。
将沙包撒落在桌上,操作者取其中一只沙包往空中一抛,要趁沙包未落下时敏捷地抓起桌子上的一只沙包,然后放置旁边。第二次抓两只,第三次抓三只,以此类推,直至抓完所有的沙包。
游戏规则
1.用同一只手完成一系列动作。
2.如游戏中接不到抛出的沙包即为失误,应交换角色重新开始。
背砖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小篮球若干。
游戏方法
若干幼儿,每人背一个球,用双手托住,边念儿歌边做走路动作。
游戏规则
球不能掉下来,谁的球掉了即为失败者。
附儿歌
买砖,背砖,
老爷,上山,
走一步,踮一踮,
看谁跑在前。
拍大麦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一箩麦”时,乙两手合拢,甲双手同时摞乙的两手背;念“二箩麦”时,甲两手合拢,乙双手同时摞甲的手背;念“三箩开始拍大麦”时,动作同“一箩麦”;从“噼噼啪”开始至最后,两人边念儿歌边按节奏对拍:先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左手,依次进行。
游戏规则
摞手背时两人必须轮流进行。
建议
对拍时,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增加或降低拍手难度,变换花样。如:
(1)两人同时伸出双手,手心手背对拍。
(2)先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左手。
(3)先自拍一下,右手拍对方左手(连续两次),然后换左手拍对方右手(连续两次)。
附儿歌
一箩麦,二箩麦,
三箩开始拍大麦。
噼噼啪,噼噼啪,
大家来打麦。
麦子好,麦子多,
磨面做馍馍。
馍馍香,馍馍甜,
爱惜粮食要牢记。
推小车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手臂力量,培养幼儿协调合作的能力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甲扮“小车”,乙扮“推车”人。
游戏开始,甲爬于地,乙两手握甲双脚脚踝,提起。此时,甲用双手,乙用双脚,两人边念儿歌边协调前行。
游戏规则
“推车”人不能用力过猛,速度也不能太快。
建议
1.两人经常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2.此游戏适合在户外草坪上进行。
附儿歌
吱呦呦,小车叫,
推上小车卖甜糕。
谁要?谁要?
我要!我要!
娃娃吃得眯眯笑。
炒黄豆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
游戏规则
两手拉紧不能松开。
建议
1.小班幼儿可先转体180度,背对背站立,准备一下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立,这样继续进行。
2.中、大班幼儿可连续翻。
3.此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
炒炒炒,炒黄豆,
噼呖啪啦翻跟斗
滚铁环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各种铁箍或废旧自行车钢圈作铁环,铁钩或木棍若干。
游戏方法
滚铁环时,幼儿一手握铁钩(或木棍),轻轻套住铁环,稍用力推,铁环向前滚动,人随后跟着。铁环始终不倒,可一直玩下去;滚动的铁环倒下则由其他孩子接上来滚。
游戏规则
铁环倒下,游戏者则为输。
建议
1.滚铁环时要把握好铁环的重心,持棍或铁钩的手用力适度,左右摆动也应得当。
2.要掌握好路面凹凸情况。
3.待幼儿熟练掌握后可进行比赛,也可表演。
做豆腐
游戏目的
复习称谓词,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双手相拉,顺一个方向做“推磨”状。同时进行一问一答,如果回答不出或回答重复,问、答双方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
一问一答顺一个方向做“推磨”状,动作要协调。
建议
问答称谓可随机安排。
附儿歌
推推磨,拉拉磨,
你推我拉做豆腐。
问;做好豆腐谁来吃?
答:外婆吃。
问:外婆不吃谁来吃?
答:舅妈吃。
问:舅妈不吃谁来吃?
答:舅舅吃。
外婆桥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坐在草坪上,后一幼儿双手搭在前一幼儿肩上,边念儿歌边摇动。
游戏规则
摇动时两人朝一个方向。
建议
此游戏适合小班幼儿。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方言、普通话)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摇呀摇,摇呀摇,
外婆叫我好宝宝,一摇摇到外婆桥;
你来抱,我来抱,外婆好,外婆好,
抱到瓶边去拿糕。外婆叫我好宝宝。
摇船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游戏准备
小桥(替代物)。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对方脚背上。两人轮流将对方身体往上翘起,依次轮流摇摆移动。
建议
1.游戏可几个组同时进行比赛(朝小桥方向移动),先到者为胜。
2.此游戏适合在草坪上进行。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相关文章:
1.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体育游戏及流程
2.适合小班幼儿的民间游戏
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运用
4.幼儿园游戏教案:我爱民间游戏
5.适合小朋友玩的益智游戏推荐
6.适合小朋友的有氧运动
7.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成语故事
8.适合幼儿园小朋友成语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