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没得医?瞎说! ,地中海贫血筛查没问题是否
- 时间:
- 浏览:293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专访专家:广东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名誉会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主任 李春富教授 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地中海贫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主......
专访专家:广东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名誉会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主任 李春富教授
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地中海贫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主任方建培教授
“‘地贫没有治疗方法’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今年5月8日第20个“世界地贫日”前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主任、广东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名誉会长李春富教授对新快报记者称,日前一些对地中海贫血治疗的描述不够客观。疾病虽然是的,但并非没有治疗方法。不过,无论怎么治疗都效果有限且负担重,降低地贫出生率才是最重要的。
■新快报记者 梁瑜 肖萍
地贫治疗方法有两种
他指出,地贫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常规治疗即输血+去铁,另一种是干细胞移植,俗称骨髓移植。
地贫的孩子血色素低于90g/L时,就应该输血。但是现在由于血源不足,有的在低于80g/L了才输血,更有的等孩子不跑不跳了、到了60g/L才输血。输血不足,不仅会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出现贫血性心脏病,还会造成地贫貌。血色素至少要90g/L,孩子才能正常发育,血色素过低导致孩子生长发育畸形、脸变形、没力气、无法正常活动甚至早亡。输血的同时还需要规范地去铁,如果不用去铁剂,铁会沉积在心脏、肝脏、腺体,患儿仍有生命。通常,如果不输血,孩子活不过10岁;如果光输血不去铁,孩子也活不过20岁;如果输血和去铁都做好了,80%的地贫孩子能活到40岁。
另一种方法是移植,但50%的患者找不到合适的配型,移植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我国目前移植成功率为全球最高,但是还是有10%左右的失败率。“移植不成功就要回到老样,继续输血和去铁。”李春富还指出,移植形成的短期内的巨大费用(一般需要30万元左右),让已经因地贫的输血和去铁治疗花了大笔钱的家庭穷上加穷。
前移可预防地贫
李春富指出,虽然地贫有治疗办法,但无论怎么治,病人都要,不能过正常生活,经济负担也很重,因此,最有效的避免方法就是预防,不要生出地贫儿,这就涉及到婚检和产前筛查。“筛查并不贵,只要几百元。”他称,女方可先做血常规检查,当发现小细胞低色素时,再找男方检查血常规,也有小细胞低色素时,就是生出重症地贫儿的高危人群;此时双方再做血红蛋白和基因检查,若发现都是地贫携带者,就必须在妊娠第12周时抽羊水做胎儿筛查,若胎儿是重型地贫儿,就应放弃。
但遗憾的是,记者在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举办的国际地贫日活动中了解到,自从国家取消强制婚检改为免费婚检后,不少新婚夫妇认为“婚检没必要,到孕前再检查”,结果导致地贫的把关一再后移。“没生孩子前,大家都觉得这事不会到我头上!”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地中海贫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主任方建培称,正是因为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离地贫很远,而实际的情况是轻度地贫者的基因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造成其重度地贫。他呼吁,但凡要结婚生子的人最好搞清楚自己是否有地贫,做好婚前预防,把地贫把关尽量前移。
■知多D
广东每9人中有1人携带地贫基因
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组疾病。地贫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报道,以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区发病率较高,在北方则较为少见。广东人每9人中就有1人携带地贫基因,据估计广东每年新增重型地贫患者约400人。
■相关链接
南方医院、中山二院开展地贫关爱活动
南方医院、中山二院地中海贫血诊治中心开展“爱的”地中海贫血关爱活动,鼓励地贫患者治疗。活动除了发放教育资料,还希望患者通过《我的健康日记》和《地贫健康护照》来记录治疗情况,帮助患者规范治疗,并可得到相应的励。
■婚检和产前筛查可有效预防地贫,生出健康宝宝。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