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馆里学“识字”吧 ,常用的识字方法
- 时间:
- 浏览:261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我们去吃澳门豆捞,锅子里捞不到豆,为什么叫豆捞呢?其实豆是古代人放零食的一种容器。”汲原堂的李山川老师手里拿着甲骨文“豆”字牌,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里“豆”......
“我们去吃澳门豆捞,锅子里捞不到豆,为什么叫豆捞呢?其实豆是古代人放零食的一种容器。”汲原堂的李山川老师手里拿着甲骨文“豆”字牌,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里“豆”字形的容器前给30多名来自美国和的华侨中国文化,偌大的上海博物馆成了孩子们最爱的“教室”。
“汲原堂青少年语言发展中心”是个教人“识字”的机构,由张立军与研究文字的学者李山川、有教育机构从业经验的何峥嵘共同创办。张立军创办机构的初衷很单纯:希望女儿不要因为汉字的笔划太复杂而厌烦认字。
借助形象记忆学汉字
“爸爸,我记住了甬字,它的下半部分用和古代的编钟长一样,上半部分就是拴住钟的绳子。”来自的和同行带队的父亲交流着,“通、桶、捅、痛也和甬相关,这是古代人一天生活中听音乐的部分。”
“以前学生字的时候老师让你写十遍二十遍,先记住字怎么念,再记住大概字意。这是传统的认字方法。”汲原堂CEO何峥嵘说,汲原堂教人们用发散性思维学汉字,“教人快速认字的教育机构很多,而我们让人识字”。
“先人创造文字的时候,看到什么就画下什么,汉字由最初的那些形象演化而来,汉字学习也可以借助形象记忆。3周岁以后的孩子识字,可以根据实物和字形的对照进行,这也便于右脑抽象思维的训练。”何峥嵘介绍,2000年开始,汲原堂的创始人用10年时间从中国古文字形体中整理出200个汉字字根,并组合出4500个常用汉字和8000个基本汉字,随后创办“汉字思维课程”。
据悉,“汉字思维课程”共有60个课时,需要1年半左右时间学习。“孩子们不一定能学全所有汉字,但他们可以借助对字根的记忆了解、掌握生字。”
“中国合伙人”:博物馆教汉字
“很多孩子不喜欢去博物馆,因为展馆内只有干巴巴的展品介绍,孩子们看不进去。但我们发现那些千百年前出土的文物本身就是活的字根,可以成为我们教字的课堂。”何峥嵘告诉记者,上海有80余家博物馆,经过汲原堂团队的“排查”,有“字根”元素的博物馆有8个,包括上海博物馆、青浦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于是他们充分利用免费资源,组织孩子们到博物馆学习。现在,每年有数千人次参与“博物馆识字之旅”。
和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情节类似,汲原堂的创始人也是3个,“电影里的创业团队最初是在免费的肯德基教英语,我们就在免费的博物馆教汉字。博物馆就是我们的肯德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资源严重不足;所幸,陆续有一些白领志愿者在听过我们的课程之后参与进来。”
老外从汉字中感受文化碰撞
今年,美国首府特区的育英公立特许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许多人为了申请入学凌晨1点就前往排队。记者从该校中文教师华沁处了解到,学校招生名额只有60人,却接到850多个家庭的申请,而且大多数是美国人。老外学中文的热情可见一斑。
汲原堂也是眼下“中文热”的获益者。该机构的800多名中,约有100人是有中文基础的外国人。
汲原堂的思维识字方法比较容易被老外接受。“很多老外觉得汉语难学。比如,比这个字就急坏了外国人,比较、比赛,比翼齐飞、朋比为奸、比目鱼同一个比字在每个词里的意思都不同。上课后,我们告诉他们象形字比就像两个坐在一起的人,有靠近的意思,因为靠在一起才会进行比较,才可以进行比赛。因为靠在一起,所以翅膀挨着翅膀一起飞,会凑在一起做坏事。而眼睛靠在同一边的鱼叫做比目鱼,这么一解释,老外才恍然大悟。”
汲原堂的有以色列人、韩国人、美国人,他们能从汉字中了解不同于本国的文化,“有的就对盘古开天很感兴趣盘古最后用自己的身体化为,表现了一种的,而是说有什么就有什么还有两天休息,中文的创世纪让各种文化有了一些碰撞,有计划把我们的教材翻译成当地的文字,把东方的文化继续到他们国家”。
网友关注:【股民要求光大证券5倍赔偿】【优先股试点传言银行股】【黄金自助交易ATM机现身】【申奥成功推升日本股市】【银行3000亿再融资大幕】【你知道翡翠疯涨的原因吗?】【银行代销业务如何规避投资风险】【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应知而后行】【王健林取代庆后成新首富】【大学毕业生每月该存多少钱】【买理财产品看准5%下手】【马云减持华谊股票“少赚”近4亿元】【学会给自己找麻烦才有钱赚】【学理财必看的十部电影】【看龙门镖局学理财十二章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