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佘世奇:传承郑和精神(作文)-作文日记
- 时间:
- 浏览:265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作者简介:作者:佘世奇性别:男 年龄:11学校: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2005年,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骄傲的年代,在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下西洋。在二十八年中,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令今天的我们也不禁为之骄傲。
郑和七次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但是是无可匹敌的,就是在现在,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郑和每次下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船只200多艘。当时西方哥伦布航海人数约在90~1500人之间,船只也就在3~17艘之间。远远不能与郑和船队相比。郑和下西洋的足迹遍布了30多个国家。而且郑和这一壮举,比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早93年;比麦哲伦环球旅行早114年。这也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惊人之处。
郑和的伟大不仅在于船队,还在于它的精神。
致使郑和七下西洋,是因为郑和勇于探险的精神。作为一名东方男子,郑和具有勇于探险,不畏艰难,宁折不弯,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当郑和走进茫茫大海,面对长距离海上航行的危险时时刻刻可能降临,面对穷凶极恶的海盗、野蛮邻邦的挑衅,历经磨难,百折不挠,勇敢地屹立潮头,把东方男子高大伟岸、气吞山河的精神力量留存了他驰骋二十八年所到过的西洋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人赢得了骄傲。郑和精神还在于敢于克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国途中访问锡兰山,该国国王亚烈苦奈尔发兵五万抢劫郑和船只。郑和临危不惧,率兵二千抄其后路,出奇不意,克敌制胜,生擒亚烈苦奈尔等家属头目。郑和面对穷凶极恶的海盗陈祖义前来偷袭船队,他不畏强暴,歼灭海盗7000余人,活捉了陈祖义,沉重打击了海盗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华民族振奋大无畏的精神。郑和还善于礼让。郑和在七下西洋中创造出一种“中外通和,万国来朝,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崭新外交局面,这是与他宽大为怀、善于礼让的人格力量分不开的。他多次化解安南同占城之间的对抗,即便面对中国本身的挑衅,也能冷静、从容处理。他以平等态度对待爪哇岛上已分裂的东西两王,当西王误杀了明朝使团170人,引起明朝震怒,郑和却从中周旋,不予深究,表现了中国的大度与宽容。
郑和他不仅代表了当时我国的航海水平,更代表了中国的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