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贾诗倩:一次成功的小实验-作文日记
- 时间:
- 浏览:127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作者简介:作者:贾诗倩性别:女 年龄:11学校: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五(1)中队年级: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在《金头脑》上看见了一个吸引我的标题——“盲点”,探究过程由此展开。
我看着那一行行文字,按照它的步骤做。只见,这一行行文字下面有一张画,左边是个小男孩,右边是个小女孩,我先把书移到离我大约40厘米的地方,闭上左眼,用右眼看左边的小男孩,然后把书渐渐移近,正如书上所说的,右边的小女孩竟然神秘失踪了,我惊讶的闭上右眼,用左眼看右边的小女孩,把书渐渐移近,突然发现左边的男孩消失了,我再将右眼睁开,两个人还是和原来没什么两样,我放下书,让爸爸和妈妈也尝试了一下,结果也我一样:左眼闭上,右眼看男孩,女孩离奇消失,右眼闭上,左眼看女孩,男孩神秘失踪。
我决定上网查资料解开迷团,就在我动手准备开电脑之际,妈妈喝住我说:“这么晚了明天还要上兴趣班,睡觉去!”我只好乖乖听命于她,上床睡觉了。可是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直到深夜,我看家人全睡了,就趁夜深人静之际,打开电脑,屏幕亮了起来,一种恐怖感涌上我的心头。我慢腾腾的在搜索栏里打上了“盲点”这两个字,网页上立即出现了许多标题,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叫“盲点解密”的标题,打开一看,一段长长的文字映入眼帘,我大致看了一下内容,这才恍然大悟。我又偷偷摸摸的将电脑关了跑回了房间,心里有将这道题和原因联系在一起复述了一遍:因为眼睛视网膜上有一块地方没有感光细胞,这地方叫盲点,当女孩或男孩的象落在这块盲点上时,我门就看不到了。而两只眼睛一起看时,互相协作,弥补了盲点的影响,就能看见了。
第二天上兴趣班,我也将这本书带了去,让同学尝试了一下,然后,再一字不漏地讲解给大家听。
这就是我一次成功的小实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