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生平均识字500个是十年前10倍 ,小学识字
- 时间:
- 浏览:288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老师们则认为,成绩好坏与识字量无关,家长们没必要刻意训练 今秋又有一批小学新生将迈入校园。上周中,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一......
老师们则认为,成绩好坏与识字量无关,家长们没必要刻意训练
今秋又有一批小学新生将迈入校园。上周中,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不过,现实情况是,相比10年前,重庆小学新生的识字量翻了10倍。对此,老师们是如何看待“零起点”教学的呢?
现象
小学新生平均识字500个
开学后,新村同创国际小学的穆玲玲将再次教一年级的语文科目,而这已经是她从事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第14个年头。穆玲玲介绍,我市大多数小学使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半学期要求最多识字量400字,下半学期要求550字。
但从她的教学经历来看,尤其是近5年,班里存在约1/3的新生家长提前到书店给孩子购买教材或借阅教材进行预先学习的现象。此外,几乎每次重一年级,穆玲玲都能在新班级里发现个别识字量惊人的学生。
在东和春天学校小学语文老师段美燕的印象中,2000年前后,小学新生班级的平均识字量大约50个字,现在几乎翻了10倍,达到500字。
观点
成绩好坏与识字量无关
尽管一年级新生识字量越来越大,但小学语文老师们觉得,这和学好语文没必然联系,家长没必要刻意训练。
“一二年级的教学目标是认生字,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是对文章段、篇的概括和表达。”穆玲玲表示,学生的识字优势只能在一二年级中体现,但语文是一门需要学习多方面知识的科目,还应该加强对字词发音、书写以及文章理解的训练。穆玲玲承认,部分识字量大的学生到高年级后成绩依然出色,但原因不是提前认字了,而是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珊瑚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陈露也表示,在针对班级的日常语文教学中,她会从拼音、字词等基础知识逐一教起,对于个别基础较好的学生,她会在基础知识上加强衍生,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她也指出,学习是一件自主能动性很强的事情,与其在入学前刻意带孩子上识字班,不妨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例如识菜谱、认广告牌等。
教科院小语语文教研员乔华分析,正是由于社会学前教育培训班的增多,以及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才有了从“零起点”开展一年级新生教学的意见稿。乔华,学习有规律分阶段,超前学习不利于知识点的正确掌握,易引发厌学情绪。重庆晨报记者 刘冰鑫
新闻链接
“减负十条”真能“减压”?
近日,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热议,人们在表示赞成的同时也提出担忧一纸能否还孩子快乐童年,能否根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
《》中提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
对此,部分小学生家长,特别是双职工家长对孩子放学后可能会出现的“放羊”状况表示担忧。部分小学负责人认为,在农村地区,一些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学生放学后,恐会成为游戏厅、网吧的“常客”。
《》要求,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考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
部分家长告诉记者,如果低年级完全取消考试,高年级几乎不考试,又怎样及时检测孩子掌握所学知识情况?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