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必须预防病从脐入 ,新生儿护理

  • 时间:
  • 浏览:156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俗话说,母子一脉相通,血肉相连。确实如此,这靠的是一脐带。受精卵在母体内孕育280天长成一个3公斤上下重的胎儿,氧气和营养物质就是通过脐带来传输的。孕妇子宫内......

  俗话说,母子一脉相通,血肉相连。确实如此,这靠的是一条脐带。受精卵在母体内孕育280天长成一个3公斤上下重的胎儿,氧气和营养物质就是通过脐带来传输的。孕妇子宫内的胎盘通过脐带连结着胎儿的脐部,营养物质的输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都是通过脐动脉和脐静脉的转运,细细长长的脐带连结着两条生命。10月怀胎一朝分娩新生儿一落地,“哇”的一声哭宣告“我来了”,医生马上为其断脐处理,新生命脱离母体,从此漫漫人生路上又增添了这一小小的足迹。

  别小看脐部,若接生时消毒不严格,或家长护理时不注意,就会引起脐部发炎、出血、渗出、有脓液、脐轮红肿等。若有上述症状出现,尤其是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那就是脐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这是因为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由于脐部感染时有细菌繁殖,细菌及其毒素很快就进入脐血管的断口处并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缺乏,有可能很快地由菌血症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约有30%~50%的败血症患儿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有合并症,如硬脑膜下积液、低钠综合征、失明、失聪、癫痫或痴呆等。

  新生儿一旦患败血症,临床症状极不典型,不像成人那样有高热,而是表现为少吃、少哭、少动或不吃、不哭、不动、黄疸加深,缺乏医学知识的母亲往往没有引起警觉。有一位母亲,孩子出生8天,吃奶很少,皮肤黄疸很深,不发热,不大哭也不大动,她还以为宝宝很乖,没有在意。过了3天,看看孩子皮肤越来越黄才着急了,抱来看医生问过病史要体检时,发现这孩子面色苍白,全身冰凉,心跳、呼吸均已停止了,而母亲还不知道。面对如此情景,年轻的母亲悲痛欲绝,呼天抢地的大哭。

  医生提醒家长,正因为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症状很不典型,后果又十分严重,所以要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新生儿败血症除了产后脐部及皮肤感染外,在产前及产时都可由于细菌侵入而发病,因此孕妇在产前要防治感染性疾病,加强围产期保健,分娩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些孕妇突然分娩(急产),由于消毒措施跟不上,很可能引起新生儿产时感染,因此对新生儿要预防性的用抗生素并严密观察。

  顺便提一下,新生儿口腔内的上腭(俗称天花板)中线两旁及牙龈上有黄白色小点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系上皮细胞堆积。另外在口腔两侧颊部有脂肪垫隆起,对吸奶有利,称“吸奶垫”,俗称“螳螂嘴”,两者均为生理现象。但有些家长认为“马牙”、“螳螂嘴”太可怕了,就用针去挑,由于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挑破处细菌就乘虚而入,也可发展为败血症。

  为了防止脐部感染,新生儿出院后,医院给带回的稀碘酒、龙胆紫、双氧及消毒棉球等。母亲可用上药给婴儿脐部消毒。同时尿布要勤换消毒,尿布不要覆盖在脐部,以免厌氧菌生长繁殖。预防脐炎,最好能为小儿创造一个洁净的、近乎无菌的环境,母婴最好采用抗菌系列产品,如抗菌织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内裤、毛巾及婴儿尿布等。

  (责任编辑:方徽雯)

猜你喜欢

探索国学经典,尽在《千字文拼音专题》

探索国学经典,尽在《千字文拼音专题》(https://www.61eo.com/qianziwen/)!自南朝梁流传至今的《千字文》,以千字不重之妙,融汇宇宙万象与修身治学之道

2025-10-24

python和c++的区别,小学生先学哪一个

一、Python和C++有什么区别?难易程度不同:Python比较简单,像是在用英语说话一样写程序。C++比较难,需要写很多符号,比如{}、;等。学习目的不同:Python适合

2025-10-20

初中作文《我与北京的故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座难忘的城市,而对我来说,那座城市就是北京。我的幼儿园时光是在北京度过的,虽然那时我还小,但那段记忆一直温暖地留在心里,像一盏小灯,时常让我想起那份单纯的快乐

2025-10-15

请以“我与xx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求作文。童年的记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曾在盛夏的午后品尝妈妈刚刚切开的还带着蒜味的瓜:曾与小伙伴一起嬉戏玩闹笑声回荡云雪;也曾在看雪听风中体悟到不一样的内心感

2025-10-15

解锁汉语拼音,轻松入门!推荐61EO在线学习平台

亲爱的家长和汉语学习者们,你们是否还在为孩子拼音发音不准而烦恼?别担心!今天强烈推荐https://www.61EO.com/pinyin/——这个专为汉语拼音量身打造的学习宝

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