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育儿真的好?别让这些误娃一生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生活中,有很多妈妈喜欢研究各种育儿秘籍,对国外的教育理念也非常推崇,还经常感叹,我们国内的教育总是那么落后和保守。为此这部分妈妈总是拿国外的经验来教育孩子,结果很多时候都会错了意。

      记得之前看过这么一条微博:在日本,很多妈妈在冬天都只让孩子穿短裤,觉得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而在中国,妈妈们往往把孩子裹得非常严实,这导致孩子变得非常娇气,经不起一点点风吹日晒,早早地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对此,我还联系了在日本留学的同学,结果人家表示,这事情确实有,但是并不适合在中国实行:“日本的冬天比中国大部分地区暖和得多,比如在东京,最冷的时候也是零上;此外日本的供暖设施也比较完善,就连公车上的座椅都有加温功能;再说了,日本孩子穿的短裤、短裙也有特别设计,保温效果很强。”

      说这件事就是想告诉妈妈们,照搬国外的育儿理念是非常糊涂的事情,如果你真的像日本一样,大冬天只给孩子穿短裤,那么就等着去儿童医院报道吧!

      除了冬天穿短裤,很有很多育儿理念被妈妈误读:

      1.人人平等≠目无尊长

      在国外很多影视剧中,孩子往往都直接喊大人的名字,比如在电影《哈利·波特》中,哈利就可以直呼小天狼星的名字。但是这其实是国外的一个传统习惯,而且直接喊名字的也都是叔叔和阿姨。

      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因此认为,直接喊大人的名字就是和孩子关系平等的表现,因此总是鼓励孩子直接喊大人的名字。结果孩子变成你不想看到的样子:他一边喊着奶奶的大名,一边要求奶奶帮他端茶递……

      当然作为疼爱孙子、孙女的奶奶,对于这种要求也是全力满足,结果让孩子养成目无尊长的习惯。其实所谓的关系平等,并不表现在称谓上,而是父母能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表达的权利,并不是单纯的让孩子可以直呼大人姓名,毕竟在我国,尊老爱幼是孩子必须的良好品质。

      2.培养独立≠不去关爱

      记得一个妈妈分享的故事:“我的邻居是一个职业女强人,不仅自己干练,还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让女儿玲玲一个人吃饭、洗澡、穿衣等等。一次玲玲的爸爸妈妈都加班,于是就让我代为照顾一晚上。睡觉前我帮她洗澡搓背,没想到玲玲就哭了,她说妈妈从来都不管她,帮忙洗澡更是从来没有过……”

      独立性确实是孩子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但是我们做妈妈的也要合理培养,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适度调整,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陪伴才是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妈妈们不顾孩子的年龄和感受,一味地放养,那么孩子很容易被冷落,并且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这种孩子在将来往往会非常叛逆很难管教,因为你从小就没管过人家。

      3.尊重选择≠随便放弃

      学一门艺术对孩子的成长确实非常有益,为此在幼儿园期间,爸爸妈妈们总会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比如钢琴、唱歌、芭蕾等等。不过很多孩子兴趣的持续时间并不长,往往刚学一会就会出现厌倦情绪。

      此时一些爸爸妈妈就非常“尊重”孩子的选择,既然他不感兴趣,那么我们就换一个,进而重新开始新的艺术课。孩子总是这么随便放弃,最后钱花了不少却什么都没学会,并且还变得没有定力,在其他事情上也总是半途而废,长大后也会一事无成。

      我们必须要要让孩子了解,如果他希望有尊重选择的权利,那么他就要有坚持到底的能力。因此在孩子选择一门艺术爱好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跟孩子约法三章,比如指定中期的目标规划,中途不可放弃。

      4.轻松学习≠不去学习

      一个育儿专家碰到这么一个孩子:男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每天都是空本子回去空本子来,上课的时候也不好好听讲甚至还总是捣乱;而孩子的妈妈呢,却认为这是国外“轻松学习”的表现,甚至还支持儿子这么做。

      在这里,育姐要纠正一个误区,国外学校确实放学早,人家也不是疯玩,事实上人家也会参加各种兴趣班。此外国外小学生的作业会比较繁琐,有的还会搞到半夜,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轻松。到了大学,国外孩子更加辛苦,要知道哈佛图书馆在清晨4点的时候就已经座无虚席了。

      我们所谓的轻松学习,其实是希望让学习更有趣味,这样孩子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并且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上面的妈妈则产生了误读,结果把孩子变得非常散漫邋遢,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那些不能忽略的育儿陋习!

      除了一些国外育儿经验的误读,我们的妈妈们还存在着很多生活上的陋习,而这些陋习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1.一觉睡到大天亮

      对于一些年轻妈妈来说,睡觉可是头等大事,但是小宝宝夜里总是饿醒,这让她们很头疼。于是她们就想到一个招数:睡觉前给孩子多喂些奶,这样晚上就能稍微多睡一会。但是要知道,新生儿胃容量很小,基本2-4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这么强制的做法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

      2.新衣服直接穿

      一些妈妈买了新衣服之后,就直接给宝宝套上,结果孩子皮肤上就起了很多小疙瘩。这是因为新衣服不像旧衣服那么柔软舒适,而且还可能携带甲醛等有害的化学物质,直接穿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所以新衣服买回来,要先用水洗涤一下,然后再给宝宝穿。

      3.带着宝宝去血拼

      即便是当了妈妈,也克制不住要逛街血拼的想法,于是一些妈妈喜欢推着婴儿车去逛街。但是要知道,大商场人多嘈杂,空气流通性也比较差,宝宝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就很容易感染各种细菌,从而诱发一些呼吸道感染问题。为此,如果真的要逛街,那么就暂时把孩子交给丈夫或老人带半天。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