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妈咪为何拒绝成虎妈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北大妈妈育儿作息表

      大部分家长观点应该是一致的:这个可以有。

      很多高中家长应该都经历过:孩子就是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但是当你知道这是个9岁孩子的日程表时,是不是会觉得有点密集了?

      这作息表对于一个刚上学的孩子来讲,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一、想拼就先拼本钱

      很多人都说,国外的孩子真轻松,每天8点上学,下午3点左右放学,家庭作业很少,即使有,也是按星期布置的。每个星期的作业总量放到一起,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了。其实,那只是高中以前的情况,即使这样美国孩子每天也是忙忙碌碌的,有时候他们的安排并不比中国孩子少,那他们在忙啥呢?

      一个美国孩子,日常放学后就开始上各种课外班——游泳、足球、棒球、划船、网球、篮球……基本都是运动类。一个小时的游泳课,或者一个小时的足球课。

      曾经有NBA的球员回应其他国家球队队员的挑衅时说:“不用对抗,你上来跟我们跑5分钟试试”。昨天孩子告诉我,上体育课做俯卧撑(要说明的一点是,他们做俯卧撑是根据音乐节奏来做,跟不上就结束),她做了8个,而一个比她还小的同学做了28个,最多的做了35个,这都是从小锻炼的结果。

      双休日,平时空荡荡的公园草坪上,到处都是训练场。场上孩子挥汗如雨,场下家长们呐喊助威。

      除了体育班,美国孩子经常参加的一个活动就是野营,在州立公园或者国家公园游玩,经常会看到一群群小朋友,他们背着超过自己头顶的大背包,穿着小短裤在泥泞里徒步行走,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白天学习野外生存,晚上还要露营,自己生火做饭。看上去是玩,其实完全是艰苦的修行。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运动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效率提高,不但不会浪费时间,还会为你赢得更多优质时间。

      二、“功利”是拼的主要目的

      美国孩子运动难道就是为了有个好的身体吗?其实也是功利主义,这是拼的方向不同:

      国内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学习,下课后就去补习,补习结束还要去完成作业,到了双休日,还要上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兴趣班!什么都不愿意放弃,孩子个个都像是超人。

      美国的孩子参加运动课程——为了有好前途:

      一方面,美国多数大学都喜欢招收体育特长生,提供体育类的奖学金,很多成绩不好的孩子就盼着通过体育特长上大学;而如果孩子成绩不错,又在体育方面有成绩,申请大学的时候绝对是个绝好的加分项;

      另一方面,能够在体育项目,特别是团体体育项目中崭露头角,甚至担任队长一类的角色,可以证明孩子具有极强的“团队精神”和“领导力”。而这也是美国文化中特别看重的地方。

      去年,我孩子做一个项目时需要采访国内的初中孩子,视频时,孩子充当了翻译的角色,采访也很顺利。但是论文提交后,成绩确不理想,老师给出的理由是沟通中,她给自己的队友参与的机会太少,而这是个由团队来做的项目。

      一次简单的活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成功的标准相差确很大:一个可以靠技巧成功,一个在对团队合作上要求更多。他们在未来谁会更成功呢?

      事实上,在美国,华人恰恰更多地从事着技术性和技巧型的工作,白人则在领导岗位上走得更远。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超人,但在领导力和合作力上短板很大。

      三、运动和阅读是需要重视的

      美国的孩子从小重视运动和阅读,这两个习惯会延续他们的整个一生。

      这学期开始,孩子不断的给我推荐各种书单,《反脆弱》,《华氏451》,整的我一愣一愣的。至于她自己正在看的书单,确实也让我惊讶。阅读的书籍更是经济、商业、小说、历史、哲学无所不包。

      孩子同学邀请她一起出去打工赚钱,也让我回想起去年第一次做义工四个小时,累的两天没反过来的状态。

      我开始也很不理解,后来明白了——美帝体系对于团队建设很重视,这帮孩子周末就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若想融入美帝的团队,运动方面必须跟得上大家的节奏。

      说白点,为什么美国的孩子几乎每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游泳?因为等他们长大一些,学校会组织各种活动——皮划艇、帆船,这些活动都默认你会游泳,不会游泳的孩子完全参加不了。

      在美国,阅读和运动是穷人和富人的分割线,无论你想融入学校的团队还是未来的工作团队,不会运动、没有阅读的积累就会显得很不合群。

      四、努力学习该从何时开始?

      那么,努力学习是不是就不需要呢?

      美国孩子都应该努力学习,但北大妈妈对孩子的学习训练开始得实在太早了,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纯知识性的学习不应该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而是——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