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摒除偏见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小米译

    幼年时期,应当开始帮助孩子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让他们学会尊重人,和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打交道。研究表明,孩子在2至5岁时开始意识到性别,种族,少数民族,残疾。与此同时,他们开始从家庭成员及身边其他重要人物身上吸取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偏见。基于性别,种族,少数民族,残疾或社会阶层的偏见,严重妨碍幼儿健康成长。为了自尊心的的健康发展,他们应当学会公正地对待不同种类的人。出于好奇,孩子们很自然地会问:“她的皮肤为什么是黑色的?”“他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我们也许会掩饰自己的消极态度,抑或只是让孩子别管这些。然而,闪烁其词的回答会令孩子们认为,某些差异是不为人所接受的。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偏见,改变自己的偏见。

    父母与老师的做法

    父母与老师应当认识到,由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存在着各种偏见,我们必须摒除偏见,否则就等于默认偏见。在家里,在学校,给孩子们书,洋娃娃,玩具,装饰品,给他们看电视,听收音机,通过这些道具在他们面前展现:

    现代化的男性与女性

    有色人种成为领导者

    残疾人参加为他们所熟悉的活动

    使他们领略到与陈俗旧习形成对比的东西。

    不要在朋友、医生、老师及其他服务者面前显露出偏见,也不要在商店里显露出偏见。记住 ,行与言同样重要。绝不可因一个人的外表而嘲弄他,拒绝他。假如发现你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你应当立 即指出。讨论每个孩子的自然特征与天性。帮助孩子认识到优越感、自尊心以及骄傲间的区别。让孩子们有 机会同其他种族/文化背景中的孩子以及残疾人交往。耐心地倾听并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要避而不谈,也不要转移话题,否则,孩子会以为这样的问题是不该问的。教导孩子如何面对来自于别人的偏见。 传授他们一些手段方法来应付那些歧视他们的人。列举典型的范例与陈俗旧习进行对比。鼓励孩子说说其中的区别,帮助他们客观地思考在书本、电影、贺卡、连环画还有电视上的所见所闻。让孩子们明白,不公平 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挑战偏见,让他们参与到同他们有关的话题中来。

    良好个性的形成贯穿于我们的一生。教导孩子摒除偏见,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帮助他们迈好关键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