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教观念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蒙蒙译

    (一)中国绝大多数的家长,让3岁至6岁的幼童和一至四年级的小学生,沉浸于《唐老鸭与米老鼠》之类的童话世界里;所以,中国的孩子长不大。因为,家长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长大,一长大孩子就不可爱了——天真、活泼、任性、撒娇、调皮……都没有了,岂不太可惜!当我向四省五市的家长提议:我们的儿童有潜力超前“啃”那《贝多芬传》、休谟的《人性的高贵与卑劣》等名著时,她们冲着我大嚷:“你让小孩读大人的书,这怎么行?!脑子会读坏的。再说人也变得老成了,那就一点都不可爱了。”

    (二)中国大多数家长教育培养孩子,急功近利、讲究实惠、目光浅短、赶时髦搞攀比,什么弹弹电子琴、背诵几十首唐诗、画些狗、讲一些日常英语

    如果孩子能在全国或省市的某项比赛中获得优胜,父母会踌躇满志,陶醉于雕虫小技的喜悦里。他们压根儿没有想到,也不会自信地明智地耐心地为孩子去发掘天赋。多少年来中国不断地出现这种情况:八岁神童、十五岁人才、二十八岁默默无闻,到头来一事无成。

    (三)时下,中国的家庭以独生子女为多——他任性、自私、贪玩、嫉妒、虚荣、撤谎、懒散、崇拜明显、蔑视工匠、好逸恶劳、男骄女娇,蔚然成风。这种现象,根源不在儿童而在家长方面——当孩子呀呀学语蹒跚学步之时,父母就开始“孝敬”他们,要什么给什么,攀批摆阔竭力满足。至于家境不富裕者,也会想方法节衣缩食讨宝室欢心。洗衣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从不许儿女碰,以致当今儿童十有八九人格平庸、心理变态、无知幼稚、素质低下。

    (四)中国的儿童没有创造发明独占鳌头的荣誉感。当孩子在父母面前刚流露出日后要当贝多芬或爱因斯坦时,大多数父母不是激励他勇攀世界高峰,而是不冷不热加以嘲笑,伤透了孩子的进取心,滋长了自卑、胆怯、犹豫不前的人格心理。

    从八五年到九五年五月,我对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昆明、厦门及上海的200多名四、五岁幼童和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个人素质的测试考察;九四年五月,我又对上海建青实验学校的幼儿园中(二)班的小朋友和三(四)班的小学生上“素质课”二十天。我发现:中国独生子女的素质不低,尤其是天赋、灵气、悟性、想象力、进取心、主见、荣誉感和勤奋等潜在素质甚佳;我稍点拨开蒙,儿童的才智即刻闪烁。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教育观念愚昧冥顽,缺乏高瞻远瞩、义务感和洞察力。中国没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没有像伏尔泰、康德、卡拉扬、弗洛伊德、贝多芬、梵高和罗素式的文豪大师,主要原因,不是中国人素质平平,而是中国教育观念的谬误失策。当中国的少年儿童还沉溺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世界里时,欧美的儿童早就“啃”《爱因斯坦传》、《战争与和平》、《失乐园》等世界名著了;当中国的家长为孩子在省市的一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而沾沾自喜时,而欧美的父母却为子女日后的创造发明而潜思感悟凝炼真谛。从4 岁刚起步,欧美孩子已经捷足先登一路领先了。父母若要子女成龙成凤,这并不难,只要更新家教观念,发掘孩子的天赋,激励他们博览群书,树立荣誉感,锤炼独立人格,我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英雄辈出天才济济。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