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教育下的孩子如何说“不”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被派到设在美国纽约的驻外办事处工作了半年。这期间,我接触到一些已经完全被“美化”和正在被“美化”的美籍华人家庭,他们在生活中一些做法,尤其是对别人说“不”的态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值得借鉴。

      爸爸对老师说“不”

      老华一家来美国8年了,思维方式相当美国化。他们6岁的儿子东东,正在美国读一年级。考虑到将来可能会回国发展,他们把儿子送进了一所由中国人办的培训班,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汉语。 一天,老华在翻阅东东的作业时,发现有个组词的题被老师打了一个叉。这个题目要求用“亲”字组词,东东组的词是“亲嘴”,被扣分了。老华问东东:“为什么这个词老师评为错误?” 东东噘着嘴说:“我也不知道,老师说这个词不文明,可我觉得它是对的。” 老华认真地对儿子说:“老师是错误的,你是对的。走,我们去找老师。”马上领着东东到了语文老师家。 年轻的语文老师虽然觉得此举有点小题大做,但在老华的坚持下,还是改判了那道题,重新在作业本上打了一个勾。 老华告诉我说,他并不仅仅是为了一道题的对错去找老师,更重要的是想告诉孩子做事的态度:自己认为对的,就要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事情的真相。即使最后确实错了,也要知道为什么错。

      儿子对暴力说“不”

      周末,几个老乡在老华家小聚,其中一位初到美国的朋友带上了儿子。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相聚,我们自然感到亲切,围在一起谈天说地,不知不觉冷落了孩子们。 过了一会儿,朋友的孩子和东东都想玩一个拼图玩具,他争不过东东,便开始又哭又闹。朋友气急了,拽过孩子打了两下,孩子“哇哇”地大哭起来。我们也没多加理会,继续聊天——教训在外人面前哭闹的孩子,这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可过了一会儿,外面忽然警笛鸣响,大家正疑惑不解,东东已经领着两个警察进门了。警察说接到报警,这里有人虐待儿童。这时东东一脸严肃地指着朋友说:“他刚才虐待儿童了,我可以作证。”我们都目瞪口呆,怪不得朋友打孩子时东东往外跑,原来是去打电话报警了!这着实让我们见识了美式教育下孩子对家庭“暴力”说不的态度。

      孩子对学校说“不”

      更让我们这些“外国人”开眼界的还在后头。 下午,东东约汉语培训班的小伙伴们玩,可当天因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孩子们大都心不甘情不愿地在家做作业,没时间玩。不一会儿,小伙伴们忽然都在东东的召集下跑到院子里,聚在一起唧唧喳喳商量着什么。 第二天早上,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只见东东带队,后面跟着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孩子,每人举着一面小旗子,上面用汉字歪歪斜斜地写着“反对布置作业”、“我们要自由”等口号,从居住的小区一路往学校游行去了。 培训班的老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学校负责人亲自出面,答应以后不再布置过量的作业,才解决问题。消息传到我们耳中,无不啧啧称奇,感到不可思议。

      临回国时,老华和我聊起了这些事情。他说:“在美国,要想维护好自己的权益或坚持信念,那就必须先学会对别人说不,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样的。” 老华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迪,在中国,经常见到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