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东西方教育观念的不同 - 海外育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海外育儿
  •   从小让孩子学习音乐是许多国家的共同趋向。一些音乐教师估计,在我国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学钢琴热为特征的儿童音乐热势头不减,仅上海每年就有约10万琴童。但中外音乐教育的追求不同,家长的期望更不一样。

      对音乐的感受比单纯技巧有价值

      保罗·道尼恩和赵晓生认为:中国学生很早就进入专业训练,年轻时通常都比西方学生的演奏技巧高;而西方学生对音乐的整体了解和感受,对音乐史和文化背景的知识更多,视野更广;中国学生的独奏能力相当好,西方学生有较多的协奏经验;西方学生阅读新谱的能力稍强于中国学生,但中国学生有非常敏锐的听力,耳朵的训练非常好。

      保罗·道尼恩说,在皇家山音乐学院,人们相信人类的精神能通过艺术得到最真实和彻底的表露,他们就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质。而一些内行人反映,我国一些音乐教育机构,往往将音乐教育简化为一种乐器教学和技巧训练,而过度技巧化使学生只会按乐谱弹奏,不能深刻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学音乐不应为了一块“敲门砖”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钢琴训练往往视同“敲门砖”,使之成为升入自认为好学校的捷径。一些专家介绍说,在美国、日本也都有一些父母会让孩子学习音乐,但训练的目的却完全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能在艺术训练的过程中获得创造力和感受力,这些孩子今后可能是做医生、律师或宇航员,未必去当一个钢琴演奏家。日本人要求孩子研习钢琴,是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因此,一些音乐教育专家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素质培养的魄力,不仅仅是为了造就音乐家,而是要着眼于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文/苏军)

    猜你喜欢

    美国“考试风”盛行,波及幼儿园 - 海外育儿

    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基莎·李除了教孩子们绘画、涂色和游戏外,还要带他们参加考试。这些三四岁的小孩要参加语言考试,拼写“你、我、她&rdqu

    2022-03-10

    荷兰:6岁起,建立完善性观念 - 海外育儿

    荷兰以政策开放闻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拥有8百年历史的性产业,这几年却因为走私人口蒙上阴影。不过说到性开放,从6岁就开始实施的性教育,让荷兰人建立完善的性观念。不但有效打击性犯罪

    2022-03-10

    德新生儿名字反映父母受教育水平 - 海外育儿

    根据莱比锡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许多新生儿的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研究人员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他们受名人、电视、音乐和体育界的影响就越大。

    2022-03-10

    德国的孩子会理财,也更懂生活 - 海外育儿

    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元,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指导。德国孩子省钱为买汽

    2022-03-10

    不一样的传统,不一样的育儿观 - 海外育儿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父母普遍认为孩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