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数学教案

  • 活动设计: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样使尺子?小学生为什么要用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3、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猜你喜欢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

    2023-02-15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数学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数学教案,

    2023-02-15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

    2023-02-14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

    2023-02-14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通用16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通用1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

    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