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课文 猫教学反思 一蹭再蹭,蹭出思索
- 时间:
- 浏览:314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背景分析]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不再流于一种熟练的表演——对预设情境的再现;教师也不再是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背景分析]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不再流于一种熟练的表演——对预设情境的再现;教师也不再是“权威人士”或“指挥家”,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点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随机调整教学行为,不断寻找新的教学生长点。新课程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困惑的同时,也在充分地感受自身的成长。
[案例缘起]
我参加了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上了一堂观摩课,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猫》。《猫》是一篇经典课文,曾有很多老师上过这篇课文。课前我也查阅了大量的教学资料,请教了几位老师,发现课文中“蹭”字的处理将会成为一大亮点,本人对这个“蹭”也是“情有独钟”,因而我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蹭”:山重水复疑无路
教学《猫》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表现作者非常喜欢猫的句子,学生找到了“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一句。我拟用“词语突破法”,让学生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在这句话中用得特别好的一个词。(预定中是“蹭”一词)想以此为“触点”展开深读。第一个学生找到的是“踩印”,我肯定了他的回答,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蹭”。于是,我问:“还有比‘踩印’更好的词吗?”
生:老师,我觉得“蹭”写得更好。
师:好!
(我满心欢喜,接着就按我的预设进行。)
师:蹭是什么意思?
生:碰的意思。
师:是吗?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看法吗?
(我心想,怎么不说摩擦呀。)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对,蹭是摩擦的意思,那请大家把“摩擦”代入句子中读一读。
(学生读句子。)
师:我们再把原句读一读。
(学生读句子。)
师:你们觉得“摩擦”和“蹭”有什么区别吗?
(教室里一片沉寂,我急了,于是使出第二招——用力搓起双手。)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也是摩擦。我小时候就知道摩擦能产生电。
(这时,有个学生举起了手。)
生:老师,摩擦是一种机械运动。“蹭”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的动作。
(我心想,这不越扯越远了吗?)
师:摩擦的动作很重,蹭是轻轻地摩擦。你觉得这一“蹭”,蹭出了什么?
(学生再次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
生:“蹭”表现了猫对主人很亲热。
上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