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科书《孔子游春》教学纪实
- 时间:
- 浏览:236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5年制小学“注·提”实验教科书,《语文》第10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德行”、“情义”、“志向”、“善施教化”、“真君子”等词语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5年制小学“注·提”实验教科书,《语文》第10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德行”、“情义”、“志向”、“善施教化”、“真君子”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孔子关于“水”的一番话蕴涵的道理,体会课文借物喻理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8自然段。
4.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情义、有志向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关于水的一番话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物喻人、喻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导入。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出示文中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燕子。
生:我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流水,看到了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我认为春天到了。
生:我想问问:图中的老人是谁?青年人又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图中的老人是孔子,他正带着弟子在泗水河边游春。
2.介绍孔子。(师介绍孔子生平。)
师:游春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春天里去游玩。
师:当孔子游春4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脑海中闪现出一些什么问题?
生:孔子到哪里去游春,和谁去的?
生:他们游春时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说了什么?
生:他们玩得高兴吗?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为了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应该认真去读课文。
生:要边读边想。
生:边想边做圈点批注。
1.初读课文。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读文吧。(生读。)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春天到了,泗水河边的景色很美,所以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边去游春。
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孔子看到水时和他的弟子说了一番关于水的话。
生:我明白了弟子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一看就知道弟子们都很有理想。
生:我知道了孔子和弟子的师生关系很融洽,玩得也很高兴。
2.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哪几个自然段写游春,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孔子谈水,哪几个自然段又是写弟子们讲述各自志向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读。)
师:这样一来文章就可以分为3个部分,请同学们用双竖线在文中做记号。
师:请3名同学来读这篇文章,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你喜欢文章的哪个部分,并说出喜欢的原因。(生读。)
生:我喜欢读第2自然段,因为这一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得太美了,我被泗水河畔的美景深深吸引了。(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好,但声音太小了,我感觉那种美的意境,他没有完全读出来,我有信心能读好。(生读。)
师:谁愿意评一评她读得怎么样?
生:她的声音很宏亮、很优美,语句很连贯。
生:她的语气感情找得到位,简直让人陶醉了,我仿佛看到了泗水河边美丽的景象。
师:这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春风比作琴声,把大自然写成伟大的母亲,这种比喻多么贴切,语言是多么优美,同学们在以后写作中要学习运用这种修辞方法。
生:我喜欢第8自然段,因为这一段讲述了孔子从流水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我认为孔子的话一定要读得语重心长,很有意味。
生:我喜欢这一段,虽然孔子的话我理解得并不是很好,但我已经认识到了他的话有一定的意义。(生读。)
生:我很想与同学交流一下孔子话语的内容。
师:现在大家小组合作学习孔子看水时说的话,看这段话一共谈了几方面意思,都比喻了哪种人的品格。
生:我们认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就是说做人要像流水一样品德行为都要好。
生:我们小组认为水是没有形状的,把它装进方池里是方的,装在长池里就是长的,而且总是向下流的,做人要像水一样和顺温柔。
生:我们知道了水能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是说水很勇敢,很坚强,有理想,我们做人也要像水那样有志向。
生:我们明白了世界上万物都能以水为净,水能洗干净一切脏东西,它好像善施教化。就是说做人也要像水一样教育和感化人。
师:只有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君子。看一看孔子借助什么事物教育弟子做人的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