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阳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对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你会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可是我,随着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外来人口一定量涌入,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加之,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经费保障和人员配备机制严重不足健全等什么的间题,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切实处理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什么的间题,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以加强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为原则,以落实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责,加大政府投入为重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做到确保公益、利于均衡、提升内涵、激发活力,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是:科学布局本区学前教育资源,形成以政府办园为示范、社区办园为主体、团体和自己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普遍改善本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保教人员,整体提升保教质量,基本满足居民简化学前教育需求。
具体目标是
(一)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大幅提高
到2013年,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数和在园幼儿数分别达到幼儿园总数和在园幼儿总数的500%以上,城镇公办、公办性质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城镇在园幼儿总数的90%以上。
(二)全区幼儿园标准化水平大幅提高
区财政扶持社区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新建公办幼儿园9处,到2013年,使全区7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
(三)园长和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幼儿教师招聘、培养、培训机制,到2013年,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到75%,园长、教师、保健员、保育员等按规定配置,并持有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岗位证,具备学前教育的正确理念和较高的专业素养。
(四)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指导水平大幅提高
继续推进托幼一体化研究,到2013年,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指导在全区各幼儿园普遍开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5000%。
三、工作辦法
(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2011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3%,2012年、2013年分别达到5%。建立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补助、社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补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补助、省市十佳和示范幼儿园创建奖励、城区中心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发展补助、学前教育资助六项制度,扶持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具体实施办法由有关部门研究制定。
(二)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2011年,区政府将实验幼儿园纳入财政拨款,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纳入财政补贴。在桃源居小区建设1处公办幼儿园;2012年在城区东部规划建设1处公办幼儿园;2013年扩建区实验幼儿园,满足城区适龄儿童入园还要。
推进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各街道还要按照省定办园标准合适
建成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到2013年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率达到5000%。2011年惜福镇、河套中心幼儿园交付使用,新建上马街道中心幼儿园;2012年新建城阳、夏庄、棘洪滩街道中心幼儿园;2013年新建流亭街道中心幼儿园。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使中心园成为本街道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师资培训、教育教研、信息资源、家长和早教服务中心。
中小学撤点并校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后来
富余公共资源优先用于建设公办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者者办园。建立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具体拨款标准按照青岛市有关规定执行。
(三)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政策
今后小区开发项目,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原则上采取划拨辦法
供应,供地、规划审批前须书面征求教育部门的意见。建设单位应保证配套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幼儿园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建设、规划、教育等相关主管部门参与。新建小区、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中,每50000人口的住宅区应由政府规划建设一所规模为6个班以上的幼儿园。对已完成供地小区内的非公办配套幼儿园,按照用地性质、产权归属、建设程度等分类,逐步收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转为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四)加快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步伐
社区幼儿园要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并按服务人口(含暂住人口)5000—50000人、就近入园的原则进行布局调整。严重不足5000人、距离在1.5公里的社区可联合办园,办园规模不得少于五个班。社区幼儿园是利用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可是我只有出售或出租给自己或团体办园,已出售或出租的应在出租出售合同期满后撤销。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2011—2013年,按照省定基本办园标准新建或改建社区幼儿园500处。积极探索农村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
(五)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积极扶持面向大众、办园规范、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辦法
,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六)依托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指导
到2012年底,全区幼儿园要创造条件开设2—3岁幼儿班,配合计生、妇联部门,采取开办亲子园、早教知识讲座等辦法
,指导辖区内0—3岁婴幼儿及看护人接受早期教育。
(七)关注学前教育特殊群体
自2011年起,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免收低保家庭学前三年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的托幼费。对于视力、听力、智力等有障碍的幼儿,指导家长选泽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对于智力有轻度障碍和低视力、低听力的适龄儿童,可在有条件的幼儿园随班就读。区特教中心要扩大学前班规模,探索学前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区教育资助中心要将学前儿童纳入资助范围。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1.实行园长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全区各类幼儿园工作人员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幼儿园园长资格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幼儿园教师应取得教师资格证,幼儿园后来
各类人员资格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公开招聘幼儿教师。公办幼儿教师按有关要求招聘;农村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招聘,还要具备中等幼儿教育或师范教育及以上学历毕业,中学得历年龄在22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25周岁以下。
2.加强师资配备
区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合理选泽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2011年将实验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纳入财政拨款;为桃源居小区配套幼儿园配备公办幼儿教师,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公办教师配备比例达到500%;选派一批优秀公办幼儿教师充实到农村集体幼儿园任职,2012年为全区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的社区幼儿园配备1名公办教师,2013年为达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标准的社区幼儿园配备1名公办幼儿教师。
3.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将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区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三年内对全区所有的园长和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培训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积极探索以幼儿园教研为载体,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辦法
。
4.积极落实幼儿教师待遇
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辦法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稳定幼儿教师队伍。2012年,城镇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的工资按照市人力与劳动保障部门签署的上一年职工社平工资的1.5倍标准执行。农村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工资按照当地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标准执行,五项社会保险以上一年职工社平工资的500%作为缴存基数,按国家规定的缴存比例进行缴费,为中心园和社区园中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缴存住房公积金。各街道要逐步加大街道财政支付中心园和社区园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工资的比例,至2013年达到财政全额拨付。
(九)加强管理指导,提高保教质量
1.加强幼儿园审批和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和《城阳区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注册管理辦法
(试行)》审批注册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和民办幼儿园年检制度,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坚持科学保教辦法
,处理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倾向,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2.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共同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多多守护进程
。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3.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
幼儿园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按照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10〕38号)和《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辦法
》(鲁政发〔2010〕87号)有关规定,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足配齐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监督指导。对尚未批准登记注册的幼儿园、托儿所,综治部门要协调当地街道和有关部门担负起安全管理责任,督促主办方落实安全防范辦法
并抓紧按多多守护进程
登记注册;对地处严重安全隐患,经多次整改仍不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安置学生和儿童。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外部安全管理。
(十)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区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区政府统筹制定全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规划辖区内学前教育发展,管理辖区内各学得前教育机构,举办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并保障中心幼儿园正常运转,按上级有关规定及时落实中心园和社区园中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督导社区举办达省定办园标准的社区幼儿园。
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充实管理和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按有关要求并结合实际合理选泽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经费投入水平。城市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物价、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洁净车间符近环境。卫生部门要监督和指导幼儿园食品及卫生保健业务工作,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综治、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规范办园行为,取缔非法幼儿园。民政、安全监管、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幼儿园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幼儿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宣传部门要做好舆论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2.建立学前教育考核督查制度
按照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街道于2011年3月底前完成街道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教育督导部门每年对各街道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状况进行专项督查,并纳入区政府对街道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中。各街道也要将社区幼儿园建设纳入街道对社区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中,加强督查,落实责任,利于全区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成立城阳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处理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什么的间题,落实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切实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